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 3.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联系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介绍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学生们据此谈对学生唐诗的体会。 二、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与杜甫并称“李杜”。 三、学习诗歌 1.教师范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朗读方法:诗歌讲求节奏、押韵,具有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朗读时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做到抑扬顿挫。 2.学生自读体会。 3.交流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 、诗歌赏析 1、为何诗人能把愁心寄给明月?如何理解“明月”这一意象?这样写有何作用?简要分析。 2.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 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运用了拟人 的表现(修辞)手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未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3. 每首诗中都有诗人自己的形象,从本诗中你可以看出一个怎样的李白?展开想象,仿照划线句子再写一句。 读完本诗,我仿佛看到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天边的那一轮明月,他的心中牵挂着远方的朋友。 五、总结反馈 1、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 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 与 之情。 2、写作特点: (1)想象奇特,气概非凡。 (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当堂背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acf725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