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解读新课标中的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是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实施以来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双减”政策的深入与持续实施还需要多方的保障与支持。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自觉回应、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和要求,并以科学的设计和具体的安排,为“双减”政策落实提供了课程政策依据和专业支撑。 其一,方案和课标的修订始终将中央有关新决策、新部署作为根本遵循,坚决落实“双减”工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当前,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育人主体的偏移、教育本质的扭曲、育人生态的破坏、课业负担的不断加重,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干扰教育方针的落实。“双减”政策正是对这一教育乱象的治理,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战略意义。方案、课标修订对此有深刻的关切,明确提出要坚决执行“双减”这一决策部署,将“减负增效提质”作为修订的重要目标,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为此,提出要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必须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做好做实做强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案、课标对修订背景的认识是敏锐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二,方案、课标修订始终坚持以课程育人为宗旨,为落实“双减”政策提供育人原则和方式。“双减”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为实现这一根本目的,方案与课标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聚焦并凸显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又围绕核心素养确定基本原则。“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是其中两条重要原则,概括起来是“综合育人”与“实践育人”。综合育人,是通过课程内容、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及学科内知识统整,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综合是“双减”的深刻内涵,为“双减”开辟了新的课程领域,也是“双减”的根本举措之一。实践育人,则是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因此,实践,为“双减”开辟了学习的新时空,创生了新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观。方案、课标在育人原则上保持了与“双减”精神的一致性,确保了方向,也为落实“双减”精神提供了新方式。 其三,方案、课标一体化设计,为教育回归学校提供了多方面保障。“双减”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整体设计。方案、课标在总体设计上体现了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在学段一体化设计方面,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正在形成专门的方案,有望得到有效加强。在学科整合上,除进一步加强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外,还鼓励将小学1-2年级道德与法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等相关内容整合实施,这更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在跨学科学习方面,专门设立了占10%课时比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了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了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了实践性要求。在课内课外学习活动方面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d73bc7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