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柏格森笑之理论和中国古典喜剧 亨利·柏格森(1859年—1941年),法国哲学家,由他的3篇随笔组成的《笑与滑稽》,以轻松活泼的语言将笑与滑稽这样的哲学问题回归日常生活,在论述滑稽时,他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滑稽的一般意义——相貌与动作中的滑稽——滑稽的延伸,第二部分是情景中的滑稽与言语中的滑稽,最后一部分是性格中的滑稽。通过论述,他认为滑稽是“镶嵌在活的东西中的某种机械刻板的东西”。 在论述时,柏格森多以西方喜剧为论据,那么其关于滑稽剧的理论是否同样适用于中国古典喜剧呢?本文将尝试运用其观点,以中国古典喜剧为例,以期说明中西喜剧理论的共通性。 一、情景中的滑稽 柏格森在论述情景中的滑稽时,认为轻喜剧的三个手法是重复、倒置、互相涉及。 所谓情景中的重复,是指“情景按照最初的样子反复出现好几次,因而也是与不断演进的生活相违背的”。李渔的《风筝误》中第八出《和鹞》与第十一出《鹞误》是两场类似的场景,同样是题了诗的风筝落在院子里,二小姐淑娟捡到时和了一首极好的诗,得知自己和了诗的风筝被戚公子索要回去后,她显露的是一副大家闺秀应有的矜持:“孩儿有诗在上面,闺中的笔迹,怎好付与外人?”但当大小姐爱娟捡到风筝时,流露的是一股不知羞的情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今年齐头十八岁了。你不见东边的张小姐,小我一岁,前日做了亲;西边的李小姐,与我同年,昨日生了子。……如今莫说见了书生的面孔,听了男子的声音,心上难过……”场景虽类似,但人物表现大相径庭,这样的安排着实显得滑稽。 所谓情景中的倒置,就是将情境中的次序颠倒一下,把角色的地位进行倒置,这样就会得到滑稽的效果。《西厢记》中的《拷红》一折,本是夫人想将红娘教训一番,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红娘数落一番,“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 最后,柏格森将情景中的互相涉及定义为:“一个情景如果同时属于两个独立的事件,并且能够在同一时间里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来解释,那么就必然是滑稽的。”《风筝误》第十三出《惊丑》,对于爱娟,她以为对方是戚公子,并且希望尽快与他发生关系;对于韩世勋,他以为对方是淑娟,并为对方鲁莽的行为感到诧异,于是出现这样的滑稽对话,“望小姐略从容些,恐伤雅道。”“宁可以后从容些,这一次倒从容不得。”这不得不让清楚事情真相的读者捧腹大笑了! 二、言语中的滑稽 柏格森在论言语中的滑稽时,同样将重复、倒置和互相涉及视为语句滑稽化的三条基本规律。以下举互相涉及、重复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关于言语中的互相涉及,就是“在同一句话中包含着两个明显交错但又互相独立的概念”。以《风筝误》第十一出《鹞误》中爱娟的一句话为例:“他那一个七公子的,我这一个自然是八公子的了。”“七公子”原作“戚公子”讲,“七”与“戚”同音,产生强烈的喜剧性效果。 关于言语中的重复,柏格森得出以下这条一般规律:“将某一概念的自然表达改变为另一种调子的表述,总是能够获得滑稽的效果。”这种调子的改变是将一种表达由本来应该放置的环境转变为另一种不适合的环境,这样就会产生滑稽的效果。《看钱奴》中的贾仁,是人人皆知的吝啬鬼,但在外人面前总是一副故作大方的模样,并反复强调自己是财主,“我不是财主,难道叫我穷汉?”“我是个财主,我指甲里弹出来的,他可也吃不了。”这里将其表达放置于不适合的环境当中,造成喜剧效果。 三、性格中的滑稽 柏格森认为人物的不合群、观众的不动感情以及无意识的自动性这三种性格上的滑稽是使人发笑的条件。那些我行我素的人非常有可能成为笑料,因为他不符合社会生活方式。正是喜剧人物的这种我行我素,不会引起观众的担心或同情,就理所当然地使人发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喜剧人物做出来的姿态或说出来的话都是无意间的,如果是有意的,就不能获得纯粹的滑稽。《看钱奴》中的贾仁,生性吝啬,他想吃烤鸭,却舍不得花钱。他把自己的手放在烤鸭上“着实的挝了一把,恰好五个指头挝的全全的”,到家之后每咂一个手指头就吃一碗饭。剩下一个指头上的鸭油不幸被狗舔了,气恼之下一病不起。对于贾仁,这是一个不合群的人,他的吝啬自然流露,让观 众不会对其产生同情,故产生滑稽的效果。 本文从柏格森《笑与滑稽》中的有关理论着手,用其关于笑的理论解释中国古典喜剧的喜剧因素,略见中外喜剧理论的共通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1833f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