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与灯》中的四要素理论分析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艾布拉姆斯在其力作《镜与灯》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艺术四要素的理沦.按作者自己的说法,这一理论是一个“分析的系统”,一种“参照结构”,对于艺术批评、艺术理论和美学研究,都具有普遍意义,尤其是在方法上。 艾布拉姆斯,一位传统的人文主义学者,他的文学研究方法既是传统的,又是科学的。本书的书名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个把心灵比作一种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他所感知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从柏拉图到十八世纪的主要思维特征,后者则代表了浪漫主义关于诗人心灵的主导观念。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给出了艺术批评的坐标: 世 界 世 界 作 品 艺 术 家 欣 赏 者 这个图式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它能使我们说明十九世纪早期大多数理论所共有的一个根本特点:一味地依赖诗人来解释诗的本质和标准。 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在西方文艺理论界批评界颇有影响,已为许多理论家批评家所接受,有的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正。我认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系统地研究文艺现象,评价具体作品,构造理论体系,比较不同理论及其演变,探索文艺思潮和流派,甚至对于艺术分类,都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大有可借鉴之处.诚如吉布斯所说:“这种设想是为了提供一种粗略的指南,借助这种简明概括的准则,我们一可以确定某项批评的实质是什么,而批评家的假设又是什么(“为艺术而艺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精力旁溢"等口号的实质,顿时一目了然 )。” 艺术四要素的理论对于多方面的艺术研究确实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对于具体的批评实践来说,它无疑提供了一种辩证观点。从四要素的关系出发,评价、分析一部艺术作品,必然立足于作品又不限于作品,既深究作品的内部构成,又相关地考察它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反映现实是否正确深刻,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思想情感、个性才能如何显现于作品,作品对欣赏者的社会功用怎样等。罗德卫曾指出过两种批评方法:“总体批评是离心的,内在评批则是向心的.前者关心作品的关系,后者关心作品的特性;前者关心作品的意义,后者关心作品的含义。简言之,前者从作品向外运动,后者则是向作品内部运动”。这两种批评在西方是对立的、分离的.然而,四要素理论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将两者统一起来的辩证观点,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既研讨作品又考察多重关系。 对于构造艺术理论的体系和界划组成部分来说,四要素理论也提供了一个准则或依据。按照四要素及其关系,我们有理由把一般的艺术理论划分为四个相应的组成部分,并由此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一: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也就是艺术最一般的本质规律,如与现实的反映关系、被制的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等。我们通常称之为本质论,它的进一步完善就形成了相应的分支学科,即艺术社会学. 其二,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亦即思想情感、才能、个性等静态特征,与素材感受积累、酝酉良、构思和具体表达等动态过程,一般称作创作论。相应地也就构成了艺术创作心理学以及艺术生产社会学。 其三,欣赏者与艺术作品的关系,也包括静态的审美趣味、鉴赏力、需求和动态的欣赏过程 ,及其所产生的效用,通俗的说法是欣赏论。艺术欣赏心理学、艺术消费社会学 、接受美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个范畴的。 最后 ,艺术作品本身的研究,即作品的内部构成和存在方式,媒介、结构、技巧、题材、主题、体裁和风格等方面的研究,往往名之为作品论.严格地说 ,这是一门艺术语言学,西方的“新批评”派、语义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等大都是在这一范围内活动的。现代艺术学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这四个方面分化的,形成了专门化的研究范畴和层次,邃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四要素原理对于理论建设的积极作用。 当然,随着文学理论的的不断发展对待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西方文论在20世纪后期发生了文化转向,对此结构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因此对这一框架的批评也是自然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帕杜大学利奇(教授的意见: 艾布拉姆斯著名的《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与批评传统》将“作品”置于三角的中央,与之形成的三角是“世界”“艺术家”和“欣赏者”.摹仿理论强调作品与世界的关系;表现理论突出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教诲性的理论集中在作品与读者;形式主义理论关注作品本身;正如我们所见,这一批评的特点是将文本与世界、艺术家或欣赏者加以分离。直到早期浪漫主义之前,文学理论都主要关注诗歌与世界及读者的关系;而十九世纪集中在艺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3bfcdf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