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听课听录表 听课教师: 讲课教师 听课内容 年级 六年级 听课时间 科目 语文 3、古诗三首(寒食) 教学过程 2020 年 2月 14日 听课意见 甘老师通过看注释、给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让学生感知古诗大意,了解了寒食节的由来和风俗。又结合了许多图片和小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感受了传统民风民俗。 一、导入 1.出示课题《古诗三首》. 2.复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老师范读) 3.九月九日:重阳节 元日:春节 二.初读古诗,感悟诗意. 1、自由读古诗三首,想一想与什么传统节日有关。 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 2. 学习《寒食》,板书诗题. (1)读注释①,明确寒食节 (2)出示小视频,寒食节由来(晋文公介子推)禁火冷食以寄哀思 (3)了解作者:韩翃(唐)出示资料 3.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好字音,读通诗句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 ①、划分节奏,教师范读 注意:平疚、押韵. 斜(xie) (xia ) ②、再自由读古诗,说说在寒食节的长安,你看到了哪些景色呢? (教师板书:春城.飞花,东风、御柳) :春日长安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节东风,御苑柳树斜。 ③.夜幕降临又写了什么?用上刚才的方法概括一下吧! 日落西山时,汉宫传蜡烛。 缕缕青烟升,散入五侯家。 教师枚书:传蜡独 轻烟散 五侯家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情 ①学习第一句诗 1“飞花”:落花随风飞舞。“飞”能否换成“落”(体会用字精妙) 明写花,,暗写风(花多,花美), 2“?处处皆飞花?” (“无处......不......”双重否定) 作者用双重否定加强肯定烘托出全城都沉漫在浓郁的春日之中) 3,此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春天的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万紫千红、五彩缤纷。(出示诗意) 过渡:皇家花园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皇城里的柳树在寒食节东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 4、“飞、斜”二字极具动感,既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又将无影无形的风展现在我们眼前。 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查阅资料,了解寒食节的由来和习俗。 解疑答疑 1、斜的读音(古时读xia)(现在读xie) 2、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唐朝皇宫。 3、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4、《寒食》前两句描绘的景象:春景。春天的京城到处鲜花簇簇,飞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 5、美美地读诗句 ②学习第二句诗, 1.出示诗息:夜色降临,皇宫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这件事在皇宫中真实存在)。 2.拓展出示: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一—唐.窦书向《寒食日思赐火》 3出示: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古代的重要民俗节之一,以禁火为标志。有观点认为,寒食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年熄灭旧火。重取新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唐代常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责大臣,以示思宠。 四、小结 过渡:传遍的是蜡烛,传赐的是薪火,传承的是文化, 1、和着音乐,齐读古诗。 2、拓展诗句,(关于寒食节的) 3、天下第三行书《寒食贴》—若轼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查阅资料,了解寒食节的由来和习俗 六、板书 3、古诗三首 寒食 【唐】韩翃 日:春城 飞花 东风 御柳 暮:传蜡烛 轻烟散 五侯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064f734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