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行》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老师引入: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板书)。(设计意图: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感知这是一首写什么季节的诗,并且让学生知道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季节。让学生对 “秋”也有了一个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为学习古诗做好了铺垫。) 2.释题:在山上行走。 3.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著《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 “小李杜”。杜牧的诗作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 “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2.请学生朗读,老师和其他学生评价。 3.四人一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二)第一句学习。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 “远上”、 “斜”、 “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远上”:用 “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用 “简笔画演示”法。 “寒山”:用学生 “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着重让学生自学,其目的是为了在 “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好的学习方法就如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因此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第二句学习。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 “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 “生处”的写法。(设计意图:这个词最容易写错。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与 “深”区分。)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这一环节中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在 “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要采用半放开式的教学方法,针对 “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 “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这样就是送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 (五)以画为媒,加深理解。 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着山中的哪些景色?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 2.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选一选 “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 3.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全诗的意思吗?(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可感的图片、影像比较感兴趣。古诗的插图恰恰将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直观地呈现与学生眼前,在这一环节中我借助色彩明丽的图画,整体把握了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又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义的选择,还凭借插图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从整体上感受全诗的意思。)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设计意图: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设计意图:古诗的教学除了理解诗句的意思之外,还应知道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中意境从而领悟诗人的感情。)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 “读得美”,且 “美读得其法”呢? 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那用心读读好吗?(设计意图: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让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 3.学生汇报,归纳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523f0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