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评课稿 这堂课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得恰到好处,在解读文本和激发学生这两个方面都到位而不越位,简洁而不简单。 1、解读文本颇具语文味。听这堂课我想到三个词——文字、文学、文化。先说文字;李老师征对古诗文的特点,在强化读的同时,对文言字词作了疏通;通过师生对话扫除文字障碍,既排除学生理解的疑难点,又突出教师预设的重点。再说文学;结合着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建安风骨”的慷慨激昂,抓住情感流线理解了曹操的豪情壮志。抓关键词(忧、掇、唯……),抓意象(朝露、明月、乌鹊……),抓典故(周公吐哺);文学味十足。第三说文化;无论是老师预设的对曹操的解读,还是学生生成的对杨修之死的看法,或是师生对话关于曹操的新认识,抑或学生写作交流的“中国梦”;处处都有文化的味道。 2、激发学生很有生动性。这堂课展现出三个层面的“生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个层面的“生动”表现在课堂整体效果和学生课堂生存状态的生动活泼,整堂课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充分对话中步步深入,精彩纷呈。第二个层面的“生动” 表现在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在活动中生长。这个层面的“生动”我解读为:“生”,学生;“动”,动起来。这堂课上的学生之动有外在的动——朗读和对话;有内在的动——思考和感悟;有内外结合的动——写作和交流。第三个层面的“生动”表现为关注学生自我成长的生命意识。这个层面的“生动”我解读为:“生”,生成;“动”,动态。在知识、情感、态度三个维度都注重学生的生成,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动态的呈现过程。 3、说说这堂课的两个遗憾。一是关于文化的遗憾,二是关于生成的遗憾。这堂课很清晰地体现出“贴近生活,走进学生”的意识,但遗憾的是忽略了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汉中,这是一条著名的三国文化线路,名胜古迹众多,神话传说纷繁;打开这一文化宝库,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热情,更好地穿越历史,与古人透过文本对话。昨天涪陵五中的陈艳老师上了《牡丹的拒绝》一课,她从重庆的雨雾说到德阳的阳光,从德阳的月季说到洛阳的牡丹,这样一下子使老师走进了学生,使文本贴近了生活。再说一下关于生成的遗憾。前面我已经谈到李老师这堂课很注重课堂的生成,也有很多精彩之处,但教学确实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上仍然有一些关于生成的遗憾。一是对录音朗读的处理,这段朗读的确不错,读出了慷慨激昂的建安风骨;但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一个示范,而应该是一个研究的材料,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在研究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文本。二是板书的呈现,李老师的板书设计简洁有力,特别是酒杯的造型设计别出心裁,可谓一大亮点。但这只酒杯的呈现方式和时机显得唐突;在学生埋头写话的时候,教师悄无声息地画出了这只酒杯,此前没有作交代,此后也没有作提示。三是谈对曹操的新认识,这一设计深化了文本,是以文化人的高妙之作。但遗憾的是之前没有谈对曹操的旧认识,又何来新认识。四是没有课堂小结,这堂课可谓古诗词教学的经典之作,学习过程可借鉴,可复制。但遗憾的是没有回顾学习过程,没有提炼学习方法,很漂亮地捕获了一条大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ed8847de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