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学习中的“哑巴英语” 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英语教师,我时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孩从刚满一周岁开始呀呀学语,到基本能够与人无障碍交流,最多3-4年的时间。如果一个5岁的小孩还不会说话,或者不能与人交流,父母一定很紧张,恐怕要带他去看医生了。而我们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大脑发育完善,精力充沛,远非1-4周岁的孩童可比。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都顶呱呱,玩手机、电脑更可以无师自通,唱歌跳舞样样行,就连调皮捣蛋都充满了灵性与智慧,有创意有水平,让我啼笑皆非,自叹不如。但学习英语就不尽如人意,即使那些英语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也是一样。现在的学生从小学3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到初中毕业时已经学习英语7年了,初中3年英语更是主要科目,可是又有几个学生能够5岁小孩说汉语一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用英语无障碍交流呢?在我十几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少能碰到。即使高中毕业,学习英语长达10年之久,绝大多数学生,也还是不能流利的使用英语。问题出在哪里呢?很显然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那究竟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还仅仅是因为语言环境的问题呢? 首先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英语绝对不是很难学的语种,否则也不可能流行于全世界,几乎成了世界通用语种。其次从人体科学角度讲,也可以排除掉中国人不适合说英语的可能,因为那些华裔英国人、华裔美国人都可以说流利的英语,在英语国家生活过、工作过的人,绝大多数也能很好的使用英语。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的英语教学情况。提到日本英语教学,要知道,日本人的英语情结远远超过中国,而且由来已久。日本早在100多年前的明治维新时代,就开始重视英语教育,理由虽然很可笑,说什么“人家西洋人船坚炮利,国家强大,是因为音符文字具有合理性”,但当时的日本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早稻田大学校长高田早苗都曾主张“英语国语化”。二战以后日本更是把英语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2000年小渊惠三内阁时代,甚至想把英文作为“第二公用语”,把提高国民英语水平作为“日本战略问题”。 在一项对30岁以下年轻一代所作的调查显示:高占80%的人认定“完全有必要学英语”,40%的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日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日本人的勤奋刻苦精神,日本人的智商,我们中国人是十分了解的,别的不说,日本人目前已经有18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是我们泱泱中华大国望尘莫及的。那么日本历经100多年的“高度重视”,60多年的“大力推广”,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现如今的英语水平是个什么样呢?日本人的英语阅读能力很强,大学生一般都能阅读英文原版书,两个日本人之间也可以用“日式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是一跟外国人交流,情况就让人大跌眼镜了。在一项“如果有外国人用英语打来电话,你接了怎么处理”的问卷调查中,占70%的表示会去找一个英语水平比自己好的人来接听,占18%的表示“索性将电话挂上”,仅占12%的表示会结结巴巴地用英语向对方询问,或干脆解释自己的英语不行。在国际贸易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听日本人说英国话”,不知日本人听了会是怎样的感受!看来日本人学英语同我们有个共同的毛病,学的都是“哑巴英语”。 从日本的“哑巴英语”中,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到语言是一定要说的,千万不能只重文法,而轻交际,那样只是能够应付考试。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学习好英语呢?以我从事英语教育十几年的心得,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要让学生摒弃畏惧心理,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可以这样说,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日本人的母语日语,音标是片假名,它的发音元素缺少辅音,大都直来直去,清一色的元音,说起话来震动声带,很少用鼻腔音,而在英语中存在大量辅音和鼻音。像‘R’这样的音日本人发出来就挺可怕,舌头往里面卷,另加嘴巴小,听上去变成了‘鹿’的音。另一方面日本人做事严谨认真,但怕犯错误,对于没有把握的事轻易不敢尝试,这就犯了学习语言的大忌。最终学到的只能是“哑巴英语”。相比而言,我们的母语汉语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条件。汉语拼音已经基本接近英语的音标了,现在中国的孩子只要上幼儿园就开始学拼音了,小学生汉语拼音的水平更是炉火纯青,声母、韵母、鼻音运用自如。 第二,找出重点,攻克难关 英语与汉语发音方面最大的差别在于音节数量的不同。所有汉字都是单音节,而英语单词大量的都是双音节和多音节,这也是中国学生最不习惯的地方。在教学中,我发现音节越多的词学生难掌握,发音越不准。这就要靠大量的听说训练才能适应,所以,语感的形成是需要大量的听说训练的。 第三,反复重复是最简介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 提到反复重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记硬背”。在其它学习领域里,如:物理、化学、数学等科目中,死记硬背都被认为是最蠢的学习方法。但在外语学里却有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下,我们在学习母语时,是先理解了意思还是先学会说的。比如我们叫小孩说“爸爸”,小孩能理解“爸爸”的含义么,最初连“爸爸”指的是谁都不清楚,在多次重复的教、学、说之后终于知道在什么时候用这个词了,即使到这个时候,他也不清楚“爸爸”两个字旳含义,但这丝毫不影响使用。学习外语我们往往过多的强调理解学习,而摒弃了学习语言的最初的方法。在中国,即使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的人,往往也都会说“happy birthday”、“good morning”、“yes”等英文,他可以不会写也不认识,却会用会说,这不值得我们深思么?所以说,母语一旦熟悉,大脑里的语言神经的可塑性就大大降低,这就是造成外语学习困难的“罪魁祸首”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想:当下也该是我们回归自然学习方法的时候了。 第四,培养兴趣,变乏味为乐趣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可产生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教学是我们各个学科都很重视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曾在教学中有这样的尝试:课堂上我问学生“你们有谁写过情书么?”“有谁收到过情书么?”“你会用英语写情书么?”学生们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聚精会神的听着。我接着说“I love you(我爱你)这样的表达就像是白开水,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如果谁这样写,一定会失败。但如果写I love you with all my heart(我全身心的爱着你),就动听的多了。再加两句You are everything to me(你是我的全部)和I am crazy about you(我为你着迷)一定会打动对方的”。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走廊里还是在操场上,有时甚至在校外的马路上,我都时常听到有学生在说这几句话,在这里涉及到的几个句型和固定用法,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轻松掌握。这证实了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其学习的潜力是无限的。 第五,加强听说训练。我们应该牢记日本的前车之鉴,英语是一定要说的 有人说“看你英语学了多久,不是看你学习了多久,而是看你说了多久”,我觉得很有道理。学了十年英语,很少开口,是绝对说不好英语的。在一傅众咻的环境里不利于学习外语,其核心就是没有听说的机会,有意识的加强听说的训练,就可以一定程度的克服这种不足,意义十分重大。如同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样,自己创造需要的环境。?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a6c24f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