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行人』是别人还是自己——杜牧《清明》赏析

时间:2022-11-10 03:18: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路上行人』是别人还是自己——杜牧《清明》赏析

孙海花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之友》 【年(),期】2012(000)007 【总页数】2(P36-37) 【作 者】孙海花 【作者单位】诸城一中 【正文语种】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七绝小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诗曾在上世纪90年代被香港文化机构评选为“十佳”唐诗之一,而且名列第二。诗人杜牧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语言通俗直白,音节和谐自然,情景清新生动,境界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千百年来一直为广大读者所深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且,本诗也在清明哀悼诗中奠定了千古绝唱之地位。按理,对这首诗歌的解读应该不成问题,但其中“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路上行人”到底是指别人还是诗 人自己,至今一些人包括一些权威著作还没有定论。


《唐诗鉴赏辞典》这样解释: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悼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全唐诗鉴赏辞典》里面的赏析就是作为他指,说是一路上去扫墓或扫墓归来的人为怀念逝去的亲人而悲不自胜。

很明显,这两本权威著作中谈及“路上行人”指的都是别的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今人理解唐诗的一种想当然而已。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清明。清明是我国古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记》云:“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暴雨,谓之寒食。”寒食乃清明前一日,故《幼学琼林》曰:“冬至百六是清明。”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令民禁火一天而来。关于祭扫祖墓,原本并非清明节,而是寒食节。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下诏:“(寒食节)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清明扫墓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杜牧诗《清明》,其实并非为清明而作,以之为题,是取诗文前二字,此乃古代诗文拟题之常法。

据上所述,我们知道,别看清明和寒食只差一天,但在奉御旨为金科玉律的封建社会唐朝(尤其是当朝之时),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其次,从下文看,“行人”作借问的主语,诗意更为一脉贯通。因此,“路上行人”只能是诗人自指。这样以来,这首诗就很好理解了:

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但这时,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心里凄迷纷乱极了,此为“断魂”!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的情感陷入了严重的哀愁凄迷之中,此


为抑。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让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此为扬。

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所以,此处“路上行人”只能是诗人自己,不可能是路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c74057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