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沟通是师生关系融洽的保障 师生关系是班级社会体系的主要构成因素。师生关系影响着班级社会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教师首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们往往先喜欢自己的老师,再喜欢老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老师的整体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来决定对老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师生沟通如果按一般教学阶段划分,可分为:小学师生沟通、初中师生沟通、高中师生沟通、大学师生沟通等几个阶段。而小学师生沟通不同于初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师生沟通。在初高中、大学等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学生的人际沟通、交往需要加强,师生沟通渐趋稳定。而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认知、情感、人际交往、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不成熟;教师作为成人,作为长辈,有着更高大强健的体魄,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更缜密的思维,因此小学师生沟通中具有它的独特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日益更新,人生观、世界观也趋向于多元化。相应的,大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很辛苦,从早忙到晚,才解决温饱,只能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只求完成教学任务,不关心学生,不重视师生沟通;有的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是谋取名利、权力的一种方式,工作认真负责,采取专制型教学管理;在师生沟通中不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工资不高,社会地位下降,不愿做教师,只是迫于生活等压力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把学生看成储存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单个的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控制学生的学习,控制学生的活动,控制学生的行为,甚至控制学生的思想;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尊重教师;学生没有丝毫的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力和机会,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都被消磨、被扼杀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育理念下。他们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与主导,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的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学校的领导下管理班级的常规建设,完成学校既定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2dfc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