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的应用思想和策略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质性研究方法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的应用思想和策略 质性研究:历史渊源 含义 取向 特点 种类 优缺点 质性资料的局限与优势 质和量:主要区别,结合 扎根理论的发展步骤 伦理理论 如何确定研究问题 研究者如何进行研究反思? 如何进入研究现场? 质性分析:分析过程 初期分析 资料展示 结论引出与检验 撰写报告 资料存储与管理 研究设计程度 解释与描述 跨个案分析 质性抽样 应用:咨询中为什么要用质性,咨询中质性背景,心理咨询中质性的应用,国内质性现状 1.质性研究方法 历史渊源 陈向明教授将质性研究理论发展的历史渊源总共可以被分为四个部分: 1) 民族志的发展2) 社会学领域的发展3) 自我反省意识的觉醒:西方研究者逐渐意识到研究者要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者也是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不仅应该在认知层面上“了解”对方,更应该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对方,这一观点随后也成为了质性研究的关键。 4) 政治权利的反思 含义 取向 特点 种类 优缺点 含义: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又称“质的研究”、“质化研究”等。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的目标并非是产生一套机械的、标准化的结果,而是对某一问题所做的一致性的描述和透视,并且对该问题的日常认识保持内在一致。 三类解释取向 诠释学取向将人的活动视为“文本”,该文本是诸多象征的集合体,表达的是多层次的意思。,文本的意义不是预先确定和自观的,他通过解释而赋予。在资料分析中若研究者采用预定好的工具来讲报告者的语言译码与编码,研究者就已将外在信息带入而无法使其抽离。 包括:符号学,解构主义,常人方法论与诠释学等 社会人类学 采用民族志方法,发现与阐释在某情境中,人们用来理解,说明,从事乃至于控制日常情况的各种方法。特征:与社群持续接触,关心平常事件,直接或间接参与地方活动,着重个人观点诠释较少事先预定工具 包括:生活史,扎根理论,生态心理学,叙事研究 协同式社会研究:在社会情境中进行,透过批判研究的过程,将社会情景境转型,也就是要对该社会采取行动,而不是受该世界的限制。特征:参与观察,敏锐觉察当事者关注,初期注重描述性资料,非标准化研究工具,整体观点,寻求潜藏的主旨 质性研究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种类:书 质性研究面临的问题 在科学研究方法被量化研究主导的背景下,质性研究自发展之初就面临着诸多质疑, 1.面临着对其是否具有主观性和推广度的质疑,这是质性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需要质性研究者们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办法和良好的研究素养来有效规避;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都是通过研究部分来理解总体 ,但是量化研究通过对总体进行严格地抽样以及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而质性研究只是对个别案例的总结分析推广得到研究结果。在进行个案选择的时候应该重视其复杂性,可以通过多个个案的比较分析来实现对素材扩充,并且在进行个案研究时更应该重视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独特的生命体验,最重要的是要从中感受到心灵的颤动 。 2.存在着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新型科技的出现带来的质性材料“量化”,而导致对质性研究忽视和误解的挑战。大数据研究者声称其研究可以融合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但其实他们只是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对原本不易进行量化处理的文本等资料进行量化分析。这实际上有违质性研究的理念,是对质性研究的误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e29ff5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