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性犯罪的问题 关于女性犯罪的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女性犯罪也随之呈现出不断上升和蔓延的趋势。女性犯罪数量激增,犯罪增长率上升幅度大,且与过去相比,女性犯罪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类型、犯罪种类、犯罪手段、犯罪形式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由于女性犯罪带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预防女性犯罪势在必行,构建一套科学的女性犯罪预防对策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女性犯罪;研究意义;研究述评 一、女性犯罪的概念界定 欲研究女性犯罪问题,必须首先准确把握女性犯罪的概念。虽然在许多关于女性犯罪的专著、论文中对此并未提及,不过我们仍可以从一些学者关于女性犯罪的相关论述中得到启迪。现在为理论界广为接受的观点是:女性犯罪是从女性的性别特点出发,以女性性别特征为标准而划分的一种犯罪。从字面上理解,女性犯罪就是指女性作为犯罪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例如,日本学者菊田幸一在其著作?犯罪学?中指出:“因为犯罪的是女性,所以才说成女性犯罪。〞笔者认为准确理解“女性犯罪〞的概念,应明确以下几点: 1.女性犯罪是以犯罪主体的性别特征为根据分析犯罪现象的一种,它是与男性犯罪相对应的。 2.女性犯罪这个用语说明女性犯罪与男性犯罪确实存在差异。 3.女性犯罪并非指只有女性才有可能实施的犯罪,从来不是也不可能存在只能由女性实行的犯罪。而是因为只有那些确实能反映出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犯罪以及由于环境因素而对女性产生特殊影响的犯罪才有独立研究的必要。 综上所述,女性犯罪应定义为;由女性所实施的,与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密切相关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 二、研究意义 女性犯罪作为犯罪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是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可或缺的局部。调查研究我国以往及现阶段的女性犯罪问题,预测女性犯罪的开展趋势,分析女性犯罪产生的种种主客观因素,能够为制定和完善我国女性犯罪预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健全女性犯罪预防体系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女性不仅为社会生活的普通参与者,更是要成为母亲的人,母亲应该是道德纯洁、行为高尚、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人。如果我们不重视对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不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任由女性犯罪呈不可遏止的开展趋势,后果不堪设想。反之,假设女性能成为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很高的人,那么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将得到保证,那么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三、研究述评 人类真正意义上开始研究女性犯罪,源于1899年犯罪学者龙勃罗梭的?女性犯罪人?一书,他第一次把女性犯罪人单独作为一类加以研究,至此女性犯罪问题才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在西方,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是犯罪实证主义学派阶段,这一时期的西方女性犯罪研究以龙勃罗梭和菲利为代表,他们认为女性犯罪是生物性因素作用的结果。女性犯罪是一种“假男人〞犯罪,她们的体格和男人相似尤其是她们的身材、头盖骨、脑和肌肉的力量。与正常的男人和女人相比,女性犯罪人处于一个初期的和未进化好的开展阶段,她们通常智力低下、缺乏思考能力,野蛮人是对她们最恰当的比较,女性罪犯根本就不是女性而是两性人,而且是两性最劣品质的合成物。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女性犯罪研究学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波拉克和托马斯。他们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与龙勃罗梭和菲利的“生物决定论〞观点一脉相承,但又有所开展。他们认为:第一,大多数的女性犯罪多发生在家庭和职场;第二,大多数的女性犯罪之所以很“隐蔽〞与女性生性狡诈、善变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犯罪研究主要观点可分为:现代生物学派、现代社会学派、女权主义者的批判思想等。现代生物学派仍以“生物因素〞分析为主导,忽略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观点是不能真正解释女性犯罪原因的。现代社会学派向传统的犯罪学说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它从整体、宏观的方面说明社会、文化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同一个人在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为什么犯罪,但由于视角单一却难以说明何以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会有不同行为。女权主义者的研究和理论极大丰富了女性犯罪的研究内容,可惜的是她们主张的研究带有明显“大女子主义〞的色彩,以致遭到了众多犯罪学家的批评。 中国对于犯罪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出于教学的需要,我国引进了西方犯罪学者的一些著作。30年代后,中国学者关于犯罪的著述日益增多。80年代以后,由于女性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化,研究女性犯罪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提升,现今更加成为犯罪学家所关注的焦点,成为理论界、司法界关心的社会问题。由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所以女性犯罪不仅严重地危害女性自身和社会治安,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因此研究女性犯罪并总结出如何有效预防的一套措施,对维护当前社会的安定,提高女性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开展等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邦惠.犯罪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 【2】Ronald Blackbum.犯罪行为心理学. 【3】关业辉.论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及侦办 女性犯罪案件的对策. 〔编辑/丹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0512cc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