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自然辩证法概论》(20××) 内容复习要点(提纲、文献与复习) 中西科学传统比较 ——两条曲线的含义、科学传统的内在差异 ——西方科学中心的转移、中国科学传统的演变、科学与中国近现代社会 科学理论的功能、建立发展与检验 ——功能:解释、预见、规范 ——建立发展:简单性规则、保守主义原理 ——检验:检验蕴涵与归纳、波普尔与证伪主义、检验整体观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流派演变 科学的社会研究 ——SSS, STS, ——科学(建制)社会学与R. K. Merton(默顿) 科学家角色、分层与互动 ——角色概念、形成的意义:特定的价值与行为规范、持续性科学活动的标志 ——角色的发展:与科学中心迁移轨迹的一致性、职业化的形成、内涵的丰富 ——角色认定与科学家的社会规范:默顿的四条规范 ——角色的社会功能:知识精英与知识的创造、实用、宣传、政治等 ——分层的含义、指标:不平等现象、内在性指标 ——科学界的分层与社会中的分层之比较分析:金字塔模型与鸭梨状模型、体制特点 ——交流、合作与竞争的目的:获得承认及优先权 ——冲突与越轨的防范:道德约束、制度建设、犯罪成本 ——有关案例 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的意义:科学的职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及体制化 ——科学共同体的由来与发展:共同体是科学发展的新主体,科学发展模式与范式: ——科学共同体运行的动力机制:科学奖励系统 ——学派与无形学院:哥本哈根学派 第1页,共3页 科学奖励制度 ——科学家职业的动力机制:优先权之争及其社会学分析 ——科学奖励的实质:对科学家贡献和能力的承认 ——交换理论:通过相互交换学术成果获得体制与同行的承认 ——奖励系统分类:默顿、科尔、哈格斯特龙 ——系统特点:荣誉性与分层性: ——系统功能:优势积累、竞争机制、内外控制 参考文献:(仅供深入阅读,不直接针对考试) 1. 本 - 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四川人民出版社。 2. R. 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3. H. 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商务印书馆或其他版本。 4. D. 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 5.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商务印书馆。 6. 克兰,《无形学院》,华夏出版社。 7.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科教版) 8. 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书。 9. 加斯顿,《科学的社会运行》,光明日报出版社。 10. 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三联书。 1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华夏出版社。 13. 狄博斯(杜布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复旦大学出版社或浙江人民出版社。 14.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15. 邱仁宗等中国学者的一些介绍西方科学哲学或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著作。 16. 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哲人石”系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术经典系列(新版)。 17. 科学的文化研究类 / 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争论 / 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 18. 图书馆内相关图书杂志 (B|C|K|G3|N0, 《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 复习思路 一、概念解释与阅读理解题(15×4=60分): 要求:紧扣概念本身,结合课外阅读,较为完整地陈述概念的基本知识要点,应侧重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但不应重复课堂讲授,切忌随意性地空谈、拼凑或抄袭。建议每个问题的回答以100~200字为宜。 1, 西方科学中心的转移 2, 波普尔与证伪主义 3, 默顿与科学社会学 4, 科学奖励制度第2页,共3页 二、论述题(40分): 就以下主题,择其中之一,自己拟题目,展开论述。 要求:论述角度可以是案例分析,也可以是相关观点、思潮的梳理和比较,或是社会现实层面的综合论评;以客观的探讨为上,不建议过多主观性内容;应有理有据、逻辑性强、思路明晰、实事求是、真情实感,切忌无的放矢、空洞议论。建议以1000字左右为宜,并建议附主要参考文献。 1, 如何理解科学?/ 科学究竟是什么?/ 我的科学观 2, 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述评或争论探讨 3, 科学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或多方面意义讨论 三、调查与评价题(不计分):仅供教员了解教学效果,建议简明扼要、不拘形式,可自愿回答。 1, 你对本课程的评价、感受、收获 2,关于课程内容、安排、讲授等环节有何建议? 第3页,共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1d8e6d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