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避免高中生早恋的危害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因为早恋的干扰而影响学业,必然是可惜的,同时也是学生的遗憾。所以,教学老师就要做好高中生早恋问题的预防工作。本文即是在阐述高中生早恋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于预防高中生早恋问题的策略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早恋 一、影响高中生早恋的因素 早恋对于高中生而且已经是一件比较普通的事情,学生在12到13岁之间,也就是小学到初中这一段时间中,早恋的人数占到了23%,在初一到初三的学生,早恋人数达到了40%,这种数据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不断加剧,据科学研究表明,男生和女生在13到14岁的少年从心理上就会萌发出初恋的嫩芽。学生心理和生理在高中这一阶段逐步发展成熟,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讲,有些心理需求就会不断的成长出来,也会自然而然的对异性产生好奇。第二方面也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产生,为了博取眼球,一些不良媒体甚至将魔掌伸到了未成年身边,对于单纯的学生来讲很容易被社会上不良的风气,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书籍电影所吸引,对于媒体上一些暴力或者是带有颜色的主播,往往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二、针对高中生早恋问题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引导 针对于高中生的早恋问题,教学老师需要做好心理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理性看待早恋,对于早恋产生正确而清晰的认识,否则就容易被身边或者网络等负面的因素所干扰,最终影响学生对于早恋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学老师要明确自身对于学生早恋问题的看法,这也是一种早恋预防引导。因为学生还是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但是如果教学老师对于早恋的态度不明确,就会影响学生对于早恋的看法。教学老师也可以以自己的高中生涯为例,向学生阐述早恋的影响和危害。但是这种阐述并不是说教式的引导,而是要贴合学生们的内心真实想法,如此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对于早恋问题的认识。在这里,教学老师就可以以自己高中时期的想法为引,说一说自己当时是如何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如此一来,教学老师才能够引导学生和自己产生共鸣。此时学生也就会认识到,原来老师也曾经面临过这样的困扰,而且老师针对早恋问题的处理方式也能够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进而自然也就能够影响学生对于早恋问题的认识和行为。 (二)开展青春期知识的相关普及 前文已经提到,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同时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学老师也要对于学生们的早恋倾向表示理解,因为这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必然过程。但是,这并不是学生早恋的理由。对此,教学老师就可以通过向学生普及相关青春期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因为在高中生的这个年龄阶段,学生都会对于异性产生好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并不一定是爱情的因素,而很有可能是青春期元素的导致。所以,教学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普及相关的青春期知识。这种普及并不一定是专门化的普及,而是以一种轻松欢快的方式进行普及,而不是学习青春期知识的普及。比如,教学老师可以通过班会时间,和学生共同探讨青春期的相关知识。这里的探讨只是进行青春期知识普及的一种方式,而且通过交流探讨还能够帮助教学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自身的想法,进而更好的保证和提高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环境 在高中时期,学生对异性产生朦胧一般的好感,可以被视为"单相思",这是一种极其正常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为此,在处理这种问题时,教师切记不要将这种行为贴上早恋标签。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学生仅仅只是互动过于频繁,但却被教师与家长视为不道德的男女关系,一位地对学生展开严厉批评与责骂。如此一来,势必会令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致使其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下开始逆向成长。鉴于此,相关教师应展开针对化、个性化的小组活动、班级活动。通过建造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预防早恋。在班级文化活动建设中,学生们普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可以令彼此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与异性同学良性互动,创建健康的交往模式。经相关研究显示,广泛的异性接触、带有距离的异性接触,可切实实满足高中生对异性的好奇心理,从而揭开异性之间的神秘面纱,全面抑制早恋倾向。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 因为高高中生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所以学生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发泄,很多高中生走上早恋道路的原因便在于此。对此,教学老师就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生活情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以此放松自己的身心,进而培养自己良好兴趣爱好的同时,又能够降低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解决高中生早恋问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能用到的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用平等、理解与关怀的态度去关爱每一名学生,从而正确引导学生青春期的价值观念、情感观念,促使其在欢乐、轻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将内心蠢蠢欲动的火苗熄灭,以待来日绽放漂亮之花。 参考文献 [1]赵蓉花. 例谈高中生"早恋"的辅导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82727bf4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