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坛新曲 福州格致中学 雷燊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 型】 高中音乐鉴赏 【教学内容】 《御风万里》、 《客家之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本课教材共有2首作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执教教师对于新中国器乐创作的理解,对教材进行调整,将作品进行取舍,以《御风万里》为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并以此起点,结合具有福建省特色的客家音乐大型交响音诗《土楼回响》中第五乐章《客家之歌》,以这个作品为拓展提升,在两首大气辉煌的器乐音乐中不断挖掘中国民族音乐的痕迹,通过丰富而独具匠心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积极参与,开启新中国器乐创作的渊源旅程,探究了解我国器乐创作民族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御风万里》《客家之歌》作品赏析,理解乐曲的感情内涵及社会内涵,产生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器乐创作发展的愿望。 2、 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认识音乐主题,了解主、复调音乐,掌握4个民族民歌音调,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 3、 对音乐创作中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法有初步的认识,探究器乐创作民族化问题。 【教学重点】 运用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启发探究器乐创作民族化问题。 【教学难点】 主、复调音乐的认知与体验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聆听4个音乐片段,思考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聆听以下4个音乐片段,请你们听辨她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的民歌?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创设情境,对4个民歌音调有初步印象。 二、 新课教学——《御风万里》 上下衔接:刚刚4首民歌我们是通过演唱形式来感受,那么,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让她们有不一样的音响呢? (采访一两个同学) 师:运用乐器来演奏,你希望运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呢?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想象力,是理解音乐的第一步,通过畅所欲言,引发思考,为御风万里B乐段做铺垫。 1、 出示结构 (幻灯片:引子+A段+B段+再现A段+尾声)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书本第217页,作曲家郭文景的《御风万里》,(幻灯片出示结构)在这部作品里,作曲家正是将刚刚的4个民歌音调运用器乐演奏。那么,作曲家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我们共同来聆听。 2、 B段片段 蒙族《嘎达梅林》 (1) 聆听,问题:乐器?——圆号 圆号宽广的音色描述了草原的辽阔。 (2) 故事《嘎达梅林》简短讲述 (3) 以怀念之情演唱《嘎达梅林》 设计意图:了解嘎达梅林不仅仅是一首民歌,同时是一个蒙古族英雄,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御风万里。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民歌音调》 (1) 聆听,问题:乐器?——短笛 这首音调调式有何特点? (2) 跟唱旋律,分析调式特点:既不属于民族调式也不属于欧洲调式,而是哈萨克民族特有的民族调式。 (3) 为什么哈萨克民族会有这样的调式?能否从历史角度来说? (4) 简短讲述新疆曾经的丝绸之路灿烂文明历史 设计意图:从调式出发,结合古老的丝绸之路,独特的地缘环境,多民族聚居,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疆独特的音乐调式及民族的差异性。 藏族《囊玛》 (1) 聆听(13秒),师随音乐献哈达动作。 问题:音乐来自藏族的囊玛。 你们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动作?在表达什么? (2) 旋律与献哈达的关联(唱旋律与献哈达) (3) 阐述哈达意义以及雪域高原藏族人民圣洁伟岸形象 (4) 生随音乐做献哈达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献哈达,找出与音乐旋律的关联,并进一步理解哈达在藏族人民心中的意义。 汉族 《黄河船夫曲》 (1) 聆听,问题:乐器?双簧管 (2) 划旋律线条,西北民歌主要以四声为主,“25165” (师:旋律出现那几个音?25165 ..我们把它写在黑板上。 请大家来唱下旋律,老师把旋律连接起来。 旋律线条弯曲富于起伏,犹如黄河。) (3) 对比聆听民歌版《黄河船夫曲》(50秒) (4) 以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精神演唱《黄河船夫曲》 设计意图:以图谱形式,直观展现音乐起伏开阔,表现陕北汉族人民形象。 3、初听B段,并排序。 上下衔接:同学们,作曲家巧妙的将我们刚刚学习的4个民族的民歌音调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8ab4d54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