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课 题 授课时间 《装在套子里的人》1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2.学习小说中幽默讽刺的手法。 自读法、研讨法、引导法 培养学生对腐朽事物的辨识能力,张扬创新个性。 教学目标重点 难点 教学设计 找出表现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生活及思想方式 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 教 学 内 容 活动设计 一、课前反馈(2’) 二、导入(2’) 同学们好!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变色龙》,对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称他为“变色龙”,因为他趋炎附势,随“势”而变——一个穿着警察外衣的沙皇政权的忠实奴仆。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契诃夫,看看他又给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文学形象?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见学案)(3’)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5’)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划分文章结构。 2.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小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虽然也是苦事”。概括介绍了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惯和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套子。 第二部分:从“可是”至“从此再也没起过床”,集中写了别里科夫的“婚事”。按情节发展可以分为: 开端:“可是……”至“决定结婚了”:写别里科夫准备结婚。 发展:“但是……”至“回家去了”:写恋爱中的两件事——“漫画事件”和“骑车事件”。 高潮:“第二天他老是……”至“哈哈哈!”:写柯瓦连科与别里科夫的斗争。 结局:“这响亮而清脆……”至“从此再也没起过床”:写婚事失败。 第三部分:“过了一个月”至结尾:介绍别里科夫的死。 五、具体研习小说的第一部分(20’)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从中第 1 页 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活上从穿着、用具、出行、住处等方面加以刻画。 穿着——晴朗日子,穿雨鞋、棉大衣,把脸蒙在竖起的衣领里,穿羊毛衫,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用具——晴天带雨伞,把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灰色鹿皮套子里,削铅笔的小刀也装在套子里。 出行——坐上马车,便叫支起车篷。 住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 思想上的套子则是憎恨现实,歌颂过去。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放心,而对允许什么则忧心忡忡,生怕闹出什么乱子。 典型的个性化人物形象——封闭、怀旧、胆小多疑、极力维护现行秩序。 2.提问:别里科夫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 结合背景:这与时代有关。19世纪末期,行将灭亡的恐惧使沙俄政府及其代表的封建农奴主阶级更加残暴专制,实行高压统治,造成社会沉重压抑的气氛。别里科夫既震慑于专制极权政府的白色恐怖,又依附于沙皇专制统治,自觉维护反动统治,仇恨和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而他所依附并自觉极力维护的反动统治又外强中干,本质虚弱,他所反对的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又触目即是,呈现旺盛的生命力,让他心惊胆战。所有这一切,使他只好把自己深藏于套子中。别里科夫应该说既是沙皇专制制度顺乎情理的产物,反过来又维护着这种专制制度;他既是这种专制统治的受害者,同时,他又加害周围的人。 3.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但这个胆小如鼠的别里科夫为什么能辖制全校甚至全城10至15年之久? 明确: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六、整理总结(3’) 教 学 小 结 教 学 反 思 第 2 页 第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3e53c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