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秋天的雨》一文有感 听《秋天的雨》一文有感 随笔 作者:陈敏女 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它语言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美。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上写秋天,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 对于这样优美的散文,以前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美美地读,读出味道,并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交流后,再读。这样教学下来,朗读是紧紧抓住了,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今天,听了罗老师和孙老师两人上的《秋天的雨》一文,感触很深,知道自己少了什么。 一、至始至终用自己的情牵动学生的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两位老师从课前的背诵《听听,秋的声音》和导入时的配乐诵读小诗,已把学生带入美丽而又神奇的秋天,渲染出一份浓浓的秋意,为下面的朗读教学做了铺垫,使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秋意。 二、始终关注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孙老师的课正体现了这一点。在句子教学中,孙老师问学生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时,学生说出了不同的答案。面对这种情况,孙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指名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读着读着,学生马上发现了问题,指出省略号也是一句,这段应该有七句话。又如,在朗读指导时,孙老师适当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哪两个句子写得形式是一样的?当学生找错时,老师不是批评,也不是就此算了,而是先表扬他的勇敢,再告诉学生这两句不是形式上一样,而是内容上一样,都是写菊花的。在教学“邮”字时,让学生圈一圈,旁边注上意思“寄”。这样,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但是,人无完人,课堂教学也一样,多少会有点遗憾。孙老师在教学“五彩缤纷”时,只是由问题“秋雨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引出这个词,后面没有教学。我认为应该在教完第二自然段时,指着小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说:“秋天的雨把这么多颜色给了大自然,课文里有一个词把这些颜色全概括出来了,就是————(学生会接说是‘五彩缤纷’),然后让学生给五彩缤纷换个词。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词语教学也显得完整。还有,如果孙老师的情能像罗老师的情那样细腻,显得淋漓尽致,那么,学生的朗读会更加精彩。而罗老师的课注重情的把握,缺少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895d6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