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长”理念下大学体育教育缺失及发展对策 一、大学生健康成长理念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健康观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明确对“健康”进行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精神健康与社会良好适应总称[1]”,健康应该涵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方面内容。 二、问题及缺失 (一)教化本体问题及缺失 所谓化,就是潜移默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2]。教化本体大学体育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以伦理道德及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重视大学体育教育社会本位而轻视了受教育者个人本位,注重体育技术技能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及需求。 教化本体大学体育教育很难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运动乐趣与功能,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理念亦无法形成。大学体育教育忽视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存在教育缺失。 (二)体质本体问题及缺失 1.对体质认知存在问题。现行大学体育教育片面将体质理解为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及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大学体育教育结合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众多学科,不遗余力对促进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改善大学生生理功能水平、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大量科学研究,鲜有将体质与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相联系,对体质存在片面认知。 2.体质本体培养缺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要求各高校每学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一次体质测试并将数据予以上报用于监测大学生体质状况,选定测试指标全部涉及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这三个方面,而对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测量并无具体要求,体质本质大学体育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培养。 (三)知识本体问题及缺失 知识本体大学体育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技术、技能,体育运动规则及健康运动常识等知识教授,局限于课堂教学,淡薄了大学体育与谐环境构建,导致大学生体育运动交往相对狭隘,无法满足呈多元化发展大学生体育诉求,无法使大学生达到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步成长。 三、发展对策 (一)树立“健康第一”理念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成长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个性第 1 页 发展,关注体育情感,诱发运动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合理体育运动知识及技能、技巧,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体育与健康理念,养成体育运动锻炼习惯,实现终身体育。 (二)优化校园体育环境 1.优化体育物质环境。体育物质环境涵盖体育运动场地及空间、体育运动器材、体育运动装备等三个方面。学校应注重对运动场地及空间需求扩展,加大体育运动器材投入并适时予以维修保养,引导学生对运动服装、鞋帽及护具等器具配置。 2.优化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环境涵盖体育教学环境、体育锻炼氛围及体育制度建设等。正确引导课内外体育活动,建立健全体育协会及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管理制度,合理利用体育舆论对运动竞赛、体育活动进行宣传,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促进良好体育运动氛围形成,达到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目。 (三)发展体育运动交往 1.丰富群众性体育运动交往。学校要有计划组织全校性体育活动,大学生体育协会、社团则可以灵活组织一些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趣味性体育活动,使群众性体育运动交往有计划又不失灵活地得以推广。丰富多彩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层次学生个性需求,帮助学生在愉悦、轻松体育活动中学会调节情绪,重构心理平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调节及对环境适应能力。 2.开展竞技性体育交往。竞技运动特点及其规则对大学生行为予以规范,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及行为习惯将受到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竞争意识、社会道德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及社会适应能力都将得以提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社会不断进步与学生需求不断增加,要求学校为体育教师提供培训、进修再学习机会,使体育教师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及学校体育学等相关地先进教育理念,帮助体育教师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及方法,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完善教学内容及方法 选择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理念、增强体育意识、培养锻炼习惯、提高体育运动能力教学内容,重视运动处方、运动保健、体育养生、医务监督、体育观赏、体育疗法、体育心理等相关理论教学,简化高难度竞技内容,选择可持续锻炼体育活动进行教学,扩展教学空间与时间,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 (六)改革考核与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内容应包括体育运动能力,自主锻炼习惯,体育意识及态度,进步幅度及体育技术技能掌握情况等,注重学生身体、心理及适应能力提高等多方面发展,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第 2 页 相结合考核与评价体系。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第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ccda58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