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逢不相恋,苦笑问客从何处去。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到我,没一个重新认识的。他们笑着查问:这客人从哪里去的呀? 参考资料: 曹寅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10月版 :第页 .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xx年12月版 :第56―57页 . 这就是一首长客异乡、缅怀故里的缅怀诗。作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发长客伤旧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识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voices,心情颇不平淡: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雅兴,鬓毛频密,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大哥回去”的句中自对,归纳写下数十年长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残“大哥”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上总貌句,具体内容写下自己的“大哥”之态,并以维持不变的“乡音”衬托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小存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以还知道我吗”之意,从而为唤醒下两句儿童不相恋而提问做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系列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差强人意,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存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是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下哀情,却筹钱快乐场面整体表现;虽为写下己,却从儿童一面甩出来。而写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具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长客伤老之情所病毒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感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d9a8b1f4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