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详细 解读

时间:2022-08-05 08:15: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首《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一、原文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二、译文

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三、 写作背景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四、诗句解读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

2.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 3.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 五、中心思想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第二首《龟虽寿》(曹操 一、原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三、写作背景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此篇为组诗的第四首,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


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无限感慨而有此篇。 四、诗句解读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 五、中心思想

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第三首《赠从弟》(刘桢) 一、原文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二、译文

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 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三、诗句解读

1.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描写风狂的反复句) 2.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3.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赞美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主旨句) 四、中心思想

这首诗看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第四首《梁甫行》(曹植) 一、原文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二、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三、写作背景

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四、诗句解读

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恶劣。

2.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3.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 五、中心思想

此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全诗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4402e4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