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人性假设 只看楼主 回复 收藏 9 PlaAgony 大尉 快速升级神器 不少人认为,共产主义违背人性,因此不可能实现。马克思相信共产主义,说明马克思不懂人性。这些人所说的“人性”,不仅包括人的自然属性,而且包括人的社会属性。正由于后一原因,这种立足于人性的反共产主义观点显得似乎很有说服力。其实,如果了解马克思的学说,我们就会发现,所有这些问题马克思都考虑到了。但马克思认为所有这些见解都是错误的。与那些被驳得哑口无言的、不顾常识的人不同,马克思是站在超越这些见解的立场上谈论共产主义的。 迄今为止,对于反驳共产主义比较有影响的人性假设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人天性是自私的。共产主义提倡公有制违背人性。 第二,资源有限,欲望无穷。因此,关于“只要生产力高度发达,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说法站不住脚。因为不管生产力多么发达,相对于有限的资源和无穷的欲望来说,也仍然不够发达,不可能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水平。 第三,市场秩序是最优秩序,不可能消除市场。建立计划经济的想法立足于理性主义,而理性设计是靠不住的,社会主义是一种“致命的谬误”。 第四,按劳分配是幻想,因为它会消除资本和土地的作用,从而使生产成为不可能。只有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社会生产才能正常进行下去。 所有这四条,对于马克思来说,都是似是而非的,都是把当下的存在状态当成永恒不变的人性的结果。首先,马克思认为,人是否自私,取决于所有制状况,而不是所有制取决于人性状况。在私有制下,人性是自私的。但私有制并非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随着所有制状况的改变,人性也发生改变。其次,马克思认为,所有制状况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上,只能实行公有制;在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相对不足的阶段上,可能实行公有制,也可能实行私有制,但私有制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适合实行公有制,若仍实行私有制,则将导致生产力发展陷于停滞,乃至导致人类灭亡。之所以如此,恰恰是由于人的欲望不可能是无穷的。再次,马克思认为,市场秩序是与分工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当且仅当分工与私有制消亡的时候,才可能存在计划经济。因此,计划经济并非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最后,按劳分配不是指使用价值的分配,而是指(交换)价值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从对使用价值生产的贡献角度才能说通。 在被学生问到时,所有这四条我在课堂上都已经做过解答。目前,我正撰文阐发马克思的这四个论点。由于刊物不同意在出刊前以任何形式发表,否则视为“一稿多投”,因此这里仅把最容易说清的第二条略作分析。 可能有同学已经注意到,所谓“资源有限,欲望无穷”的说法,跟甘地所说的“地球上的资源足以满足人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的贪婪”正好相对。马克思的看法是类似的,在他看来,只有与基本需要联系在一起的欲望才是健康的、正常的,“无穷的欲望”本身是一种病态。这样的欲望不是“人”的欲望,而是一种消费机器的欲望。工业的宦官会刺激这种欲望、满足这种欲望,“然后要求对这种殷勤服务付酬金”。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欲望有两种:正常的、健康的欲望和病态的、可变的欲望。前者是不变欲望(“它一切环境下都存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只能改变它的形式和趋向”),就其作为人的自然需要来说,也可以说是绝对的欲望;后者则随着历史发展而改变,可以称为相对欲望(“它将自己的起源仅仅归于社会的特殊形式,归于生产和交换的特殊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前者只能改变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为正常发展提供机会,不会被消解,而后者却因它们的生存条件被剥夺而毁灭。马克思继续说:“在共产主义组织中,哪种欲望被改变,哪种欲望被消解,只能以实际方式并通过真实和实际的欲望的改变,而不是通过同早期的历史环境进行历史比较而决定。”他进一步提到了几种欲望(其中有吃的欲望)作为不变欲望的例子,并继续说:“共产主义者也不关注废除欲望和需求的固定不变性„„他们的目标是以这种方式组织生产和交换,以便使对一切欲望的正常满足,也即对仅仅受限于欲望自身的满足成为可能。”[1]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本性的这些变化和对欲望的调节,通过人对他早期著作中指称为“人的本质”的恢复,都是能够做到的。这种本质就是共同的创造性。而自私自利的、与他人相对抗的活动,却是违背人的本质的。 这就回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见解:人天性是自私的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b659537fd0a79563d1e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