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性假设

时间:2023-03-27 21:20: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学人性假设 ——种胜

所有的人性假设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可能就要属西方理

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的假设了。所有经济学中的不同流派,不管是凯恩斯主义还是古典主义都没有否认经济人这一假设,为他们不能否认这一假设,否则的话经济学的基础就荡然无存了。直到现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版本的经济学教科书,都会经济人假设的相关内容放在第一章里讨论。

我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经济人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以及它是否与道德相容。人性假设指人都以自身利益的最大满足为目标。认为理性的自利动机,在客观上并不危害社会,反而有益于社会……这种主张容易导致对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否定。自私与自利其实是一对非常容易分清的概念,二者截然不同。前者是只顾自身的利益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而后者只强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他者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只所以假设人性自利而非自私,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因素,一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关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只需要人性自利的假设就够了,而无需自私的假设;


为了证明这点我需要简单的讨论一下关于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的基本理论。首先,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居民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之比之时,就可以获得个人最大效用的满足,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之中,价格是既定的,每个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不同的人对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相同的,此时就不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余地。于是商品市场上就实现了均衡;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均衡与商品市场的均衡的论证基本一样,只不过是由厂商跟据自利原则,使对于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使诸厂商边际技术替代率相同,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最后一个条件则是完全竞争市场下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必然等于二者的边际转换率。在三个条件同时实现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西方经济学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使益。在上述简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不管是居民还是厂商都只不过是在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满足,即只是在自利,而没有自私的因素在其中。

事实上,人性自私的假设不但不是西方经济学逻辑起点,人的自私反而摧毁了整个古典主义经济学即造成了市场失灵的问题。不管是寻租、外部性还是公共产品的问题,都是由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4f35025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