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三中2012——2013学年(上)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高二年级历史组 1、试题考查知识点分布: 题型 客观题 1、 2、 3、 4 9、 10、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5、 6、 7、 8 12、 13、 14 23、 24、 25 主观题 28 (2) 26题、27题 28 (3) 分值 8分 13分 42分 12分 8分 中 国 古代思想 古代文化 近代以来思想 当代科学教育 世 古希腊及近代西方思想 界 近代以来科技 文学艺术 28 (1) 11分 6分 试题内容覆盖面广,各单元均有考查的内容,同时又以中国近代以来思想理论为 重点。注重考查学生对必修三整本教材内容的掌握,全面体现对学生各个方面的 能力要求。 2、 题型分类: 作用、影响类:1、3、5、15、16、26: (3)、27: (1) 背景、原因类:4、12、23、25、26: (2)、27: (1) (2) 28: (1) (3) 比较分析类:6、27: (4)、28: (2) 材料解析类:2、7、8、11、13、17、18、22 3、 难易程度分析: 试卷客观题稍难,主观题适中。试题中有很多原创题,是本套试卷的一大亮 点,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尤其是审题能力,许多题不是对知识的直接再现, 需要学生掌握扎实、全面的史学知识,具备信息提取、题目识别、正确判断等能 力。如客观题,感觉是设了套,让学生不经意间就作出错误决定,所以,客观题 学生失分率最高,最受打击。彖第5、11、18、20、23、24。 难度值大约在0.55左右,刚好和高考的要求一样,即使有差别,差别也不 会很大。说明合肥八中的教师对高考的要求把握的非常好。 4、 学生错误原因分析: (1) 、教材不熟悉,基础知识不牢: 如9、10、12、13、14、22、23、2426 (1)、28题等,答案基本上都在教材中, 只要学生用心,都能做好。 (2) 、材料解读不准确: 如第2题的材料直接反映的是汉初60年时间的财富积累,表述的是政府政策的 结果。很多学生误以为是政策的转变,实际上,汉朝政策的转变是在武帝时期。 (3) 、题目难度太大或有争议: 18题的材料虽然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讲话,但材料中所说的“湖南的这 次失败”指的是马日事变,教材中没体现。学生看到“湖南的失败”就想到秋收 起义,所以,选A或C的多。 还有第23、24题 学生对这些作品背景不详,选错的较多。 (4) 、思维定式造成错误: 如第8题孟德斯鸠的一段话,首先学生没读懂,第二,很多学生都认为孟德斯鸠 的思想就是“三权分立”的思想,所以很多学生都选择了 D. (5) 、审题不清而错误: 习惯上,题目的表述多是肯定的多,否定的少,所以,考场上为了速度,没看清 题目要求就做,从而造成错误。 如:第]、5、13题问的就是“不包括”、“不正确”。 5、 今后措施: 1、 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高考的考纲,理解新课程高考的指导思想和能力要求。 研读考纲,重在研,但对我们很多基层老师来说,在研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 做新课程的高考题去领会新考纲的精神。教师要及时充实自身的历史知识。 2、 形成融恰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实施高效教学的保障。教师要多给 予学生关怀、体贴,在课堂上,都是要多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为他发挥潜力搭 建舞台,切实让学困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 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抓解题的关键词关键点。 4、 侧重对学生材料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材料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5、 对学生要常抓不懈,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学会自己纠 正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673481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