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亥杂诗(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雄奇。 2.体会诗歌的情感。 3.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预学导航(学情检测) (一)资料助读 1.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2.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二)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瀚海( ) 风掣( ) ..2.解释加点字词。 (1)胡天:塞北的天空。 (2)锦衾薄:丝绸的被子都显得单薄了。 (3)不得控:拉。 (4)瀚海:沙漠。 .(5)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6)中军:主帅的营帐。 (7)风掣:拉,扯。 (8)落红:落花。 .3.学生疑问(归纳整理学生的主要问题): 二.共学助行(活动设计) (一)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题目中有哪些重要的信息? 答案要点: 天气:雪天 人物:武判官、诗人 事件:送别 2.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案要点: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3.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要点: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4.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答案要点: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的乡土之思。 5.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答案要点: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学法指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赏析《已亥杂诗》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要点:一方面是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窒息的桎与樊笼的喜悦。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何理解? 答案要点: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学法指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课堂总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已亥杂诗》诗人借落花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四.验学提能(达标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21bd9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