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天问》主旨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天问》主旨 作者:刘金 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 摘要:《天问》是屈原的重要作品之一,表达了屈原的政治理想。本文通过对文本的分类、分析,认为《天问》中有对天命的怀疑,在屈原看来三代兴亡的关键就是民心向背。得人则兴,失人则亡。 关键词:怀疑;天命;明君贤臣《天问》向来称难。古今楚辞研究者对《天问》主旨的阐释,归纳起来,大致有三:(1)呵壁抒愤说。(2)问天自解说。(3)为探究自然界一切事理说。包括对远古天文及历史的拷问。这些见解都有一定道理,它们给人们探求《天问》主旨以深刻的启示。但是它们又都只是从一个侧面或表面接触到《天问》的主旨,所以未免有失偏颇,如“抒愤说”,屈原一生经历坎坷,《离骚》《九章》等诗篇都是抒愤之作。这样何以区别《天问》与这些作品呢?所以游国恩先生指出抒愤说“未免为皮相之论”。[1]至于问天自解说,则此主旨过于宏大。相较之下,“探究自然界一切事理说”则更接近《天问》的题旨,因为它着眼于《天问》自身的特点。但是此说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固然《天问》开篇就宇宙发生提出了问题,但是显然屈原的目的并不是欲求其理,而是以此为开端,引出了后文关于历史朝代兴衰交替原因的重点。虽然天文地理等内容与历史教训和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们在这里实际上也起到了对历史、政治问题的追诘的铺垫作用。这是一种写作意图,不必做过多的探究。林庚论述到:“自‘遂古之初’至‘乌焉解羽’共五十六句。依次分为天体、洪水、大地三大段。……天体、洪水、大地三大段实际上又是天宇、大地、生命三部曲,这三部曲也就是一部大自然的发展史。下一步乃是《天问》中主要的篇幅和内容,也就是夏、商、周三代为中心的兴亡史。”[2]今本《天问》共374句,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自首至“羿焉毕日,乌焉解羽”,叙天文地理,共112句。第二部分:自“禹之力献功”至“易之以白两,卒无禄”,叙述舜至春秋史实,共244句。第三部分自“薄暮雷电,归何求”至尾,叙述楚国史,共18句。历史叙述占据了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二多,显然这是《天问》的重要内容,要想探寻文章的主旨,我们必须分析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诘问。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把《天问》第二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按历史顺序分成五段,即舜到鲧史、夏史、商史、西周史、春秋史。 (1)舜鲧史:“舜闵在家”至“而厥身不危败”。(2)夏史:“禹之力献功”至“而交吞揆之”。“惟奡在户”至“汤何殛焉”。“缘鹄饰玉”至“而黎服大说”。(3)殷史:“简狄在台”至“夫谁使挑之”。“初汤臣挚”至“尊食宗绪”。“彼王纣之躬”至“箕子详狂”。“会朝争盟”至“何以将之”。(4)西周史:“稷维元子”至“载尸集战,何所急”。“昭后成游”至“焉得乎褒姒”。“皇天集命”至“又使至代之”。(5)春秋史:“天命反侧”至“卒然身杀”。“勋阖梦生”至“能流厥严”。因“文意不次序”,故在整理时按照文意的一致性将顺序打乱的语句聚合到了一起。又有部分诗句的训诂现不能确定,这里保守取向,不予录用。先看舜鲧史。舜仁德恭孝却单身在家,尧知道后为了考验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舜的父亲和弟弟一直想要加害于他,可是每次舜都能逢凶化吉,最后在二妃和女娲的帮助下登基为帝。屈原在这里强调了舜因德行得到了尧、二妃和女娲的帮助,成为帝。儒家经典里鲧是个负面人物,屈原却对他情有独钟,为鲧翻身正名。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山海经》中鲧因“窃帝息壤”以治水,治水失败,触怒了上帝,被处罚致死。屈原在《离骚》中说“鲧婞直以忘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鲧是因为刚直犯上而遭处分的。《天问》中屈原更进一步提出,鲧是有治水能力的,是得到了大众认可的,禹在鲧的基础上治水终成功。这样一个办事有能力、顺应民众的人,怎么就遭到上帝的惩罚呢?显然屈原这里利用疑问的方式否定了天帝,肯定了鲧是一位治水有功的有德行之人。屈原通过舜鲧的历史,向我们揭示了“民德”者将永享长祚的主题。夏商周三代兴亡史更是反复阐明了舜鲧史中揭示出的主题。纵观夏、殷、周三代兴亡,可以得知“天命”不可靠,民心的向背,才是王朝兴亡的决定因素。在殷和周史中,屈原明确提出了对“天命”的疑问。“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正如李诚先生言:这实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说法,看起来表面是承认有“天命”,而实际上既然任何君主、朝代俱可随时被取代,这“天命”不是可有可无了吗?但是采取了这种表面退一步的说法,反而使我们感到诗人更为沉重的叹息声。因此这数句之问并不仅仅具有针对殷、周的意义,完全可以看成是对夏商周三代兴亡史的总束性的发问。[3]李诚先生一语中的,简明清晰地指出了屈原对“天命”的怀疑。 当原有的思想观念被打破后,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在屈原看来三代兴亡的关键就是民心向背。得人则兴,失人则亡。先看夏史。在夏史中屈原除了对治水有功的大禹颇有微词外,重点讲述了启、益争位、后羿一族蹿夏以及夏桀失国的历史。在夏开国初,启与益有一段相争甚至攻伐的历史,从先秦典籍中可以窥测一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孟子·万章上》。孟子曰:“……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观讼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4]很清楚岂能登君位关键是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因而才在与益、有扈的斗争中都取得了胜利。而益虽是禹选出的继承人,但是他当政时间短,布予百姓的恩泽少,自然失去了民心。《天问》中也说:“何后益祚革,而禹播降”,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启得人而胜的道理。太康失国,后羿凭借武力暂得政,但是后羿不懂治国之道,侍强侵伐,滥用武力,相臣浞趁机勾结后羿的妻子,俩人里应外合,灭掉后羿。“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后羿善射,凭借高超的射技蹿了夏政,但是怎么就被臣子和妻子里外算计,最终落得个身亡的下场呢?屈原的发问实际是以进为退,他实际上在指责后羿没有德行,所用非人,才身毁政亡。浞与后羿妻子的儿子奡,与自己的嫂嫂通奸,不行德政,没有贤才辅佐,最后被夏少康灭。夏桀因宠信妹嬉,纵情享乐,不得民心而失国。“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屈原在疑问为什么夏朝百姓因夏桀被流放而拍手称快,实际就是在肯定夏桀因失去民心才如此。与夏桀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商汤得国。商汤因为得到了“吉妃”和伊尹的辅佐而放桀得国的。在叙述汤与伊尹开过的殷商史时,又插进了商的远祖史。汤的远祖王亥、上甲微可谓德行不高,有学者认为屈原写此意在强调汤不是因为荫祖德才得天下,而是全凭贤臣伊尹的辅佐,和吉妃的支持,才建立殷王朝的。“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屈原有力的发问实际在此强调,得人则兴,失人则亡的历史规律。商纣的灭亡又走了夏桀的老路子,恃强凌弱,沉湎女色,任用奸人,残暴贤臣,“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殷有惑妇,何所讥?”西周建国之道与商汤建国何所相似。一边是商纣的昏乱坏国,一边是文王得吕望相助,任用贤人,励精图治,到武王终灭殷建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9e0d2e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