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读写结合,感悟借物喻人 【教 材】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落花生》 【微课形式】视频(暂定) 【微课目标】理解课文中父亲与三个子女议论花生部分,领悟借物喻人的方法。 【微课内容】 一、导入 第一张pp内容:读写结合,感悟借物喻人 第一张ppt解说词:父亲以花生生长的情况与桃子、石榴、苹果作了对比,用来说明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接着是以花生喻人,阐明了做人的道理。我们在学习借鉴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借物是为了议论。借物是为了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只有议论部分写清楚了,中心自然就突出了。所以我们说借物是手段,喻人才是目的。 二、新授 第二张ppt内容: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第二张ppt解说词:这里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我们理解花生“不炫耀自己、不图名利、默默奉献、无私奉献”的特点,但是用桃子、石榴、苹果来作比较,并不是批评这几个水果,而是利用他们高挂枝头的特点与花生深埋地下进行比较,采用对比的手法使花生的特征更鲜明、更便于我们去理解。 第三张ppt内容: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第三张ppt解说词: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有时也叫托物言志。“体面”意思是样子好看,有气派。“有用的人”指对社会有贡献的,对他人有好处的。“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指只讲究外表好看,没有实质作用的人。“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这就是花生的可贵精神。父亲从落花生讲到做人道德,借花生来教育我们,做人要谦虚朴实、不计名利,要有真才实学,对社会有贡献。谈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第四张ppt内容:由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落花生,你会想起我们身边的哪些人呢?他们哪些地方像落花生? 第四张ppt解说词:如:辛勤的教师,默默的白衣天使,勤劳的清洁工、为民服务的修理工、态度和蔼的公交车司机……他们的过程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劳动的成果都不惊天动地,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天风雨无阻,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工作,默默地为大家服务,给他人送去方便。他们就像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第五张ppt内容: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像花生一样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体现出一种精神。 第五张ppt解说词:借物喻理就是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这种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状物为主的,其实,状物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种道理。如:青松、荷花表现做人的清高和坚贞不屈;粉笔、蜡烛表现一种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都是借物喻理的写法。 三、总结 第六张ppt内容: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第六张ppt解说词: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 【素材积累】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2993017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