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教育学生勤工俭学的 安国市关汉卿学校 张学刚 时下,孩子们由于生活环境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善,奢侈浪费现象也就变得越来越严重。学校食堂随处可见的丢弃的馒头等食物,楼梯上常见到咬了两口的冰糕;每天放学后值日时满地的废纸,没用完便扔掉的本子以及仅仅因为不喜欢了便丢弃的圆珠笔……我曾见过一个学生,身上所穿无非名牌,在学校吃饭从不上食堂,甚至没喝过白水,都是三元以上的饮料。这位学生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时与孩子相处很少,但零花钱从不吝啬。 种种令人焦虑的现象充分暴露了对孩子们勤俭教育的严重缺失。孩子还不知道创业的艰难,却已经学会了暴殄天物,学会了攀比和骄纵。这样的一代人成长起来,其后果将是多么可怕!那真是我们民族的大不幸啊!所以,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都有义务对学生进行长期的、随时随地的勤俭教育。长期以来,我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我把它们归结为以下几条: 一、 思想上发动。 转变行为的前提是转变思想。学生对过去困难年代的认识是模糊的。常常听到一些人谈论,说给孩子讲过去的艰难,孩子或是不信,或者只是好奇,甚至觉得过去“挺好玩的”。还有一部分家长,如果拿过去的岁月来教育孩子勤俭节约,他们往往会烦,会反驳说,时代不同了,以前那些都是老黄历了。所以,怎样使学生产生对勤俭节约的价值观的认同,是转变学生思想的关键。我觉得孩子们在初中这个年龄,逆反心理开始出现,只有他们自己说出来的道理,他们才会愿意接受,才会坚信。从众心理使他们更愿意相信同龄人的观念。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先发现学生中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学生,悄悄地把他们树为榜样。比如每次在班会上请一个同学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自己的认识。让他们由自发变为自觉的行动。一段时间后,你会慢慢发现在这方面,班里已经有了中坚力量。而班主任随时随地的发现并表扬学生在这方面的细节和微小进步,也使能够注意勤俭节约的学生渐渐多起来。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开辩论会利用日记、作文等形式写心得体会等。特别是辩论会的形式,它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材料,以期驳倒对手;在辩论中,他们的思想或者发生碰撞,或者发生共鸣,“真理愈辩愈明”,经过辩论,正确的思想才会真正地在他们心里扎下根。 二、 情感上激励。 价值观的形成,离开了情感体验,那是一句空话。而且,只有经过情感的发酵,思想意识才会真正焕发出支配行动的动力。在这方面,老师必须经常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和学生敞开心扉交流,让美好的思想如春风化雨一般,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我常和学生回忆自己的过去,或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过去、现在的名人这方面的一些故事。学生自己也讲。这里,你必须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要脱离现实。不要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也不仅仅讲正面的故事,我还会抓住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暴露奢侈浪费的可耻。学生这个年龄段,正是急于了解社会的时期。他们头脑中的“社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给他们展示社会的高尚与丑恶同等重要。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全面了解社会面貌,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只有好的一面,那等他们走上社会,碰到社会的阴暗面,辛辛苦苦建立的信仰大厦便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根源也在于信服、喜欢等情感的参与。学生特别喜欢听一些创业的故事、听一些成功者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比如我常给学生说起洛克菲勒教育子女的故事,给他们念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还有当代成功人士俞敏洪等人对孩子的教育故事等。通过这些故事,不但给学生贯注了一个勤俭的思想,也使他们形成了靠自己奋斗创业的观念。我还与部分家长沟通,请他们对孩子在勤俭方面的进步给以及时的鼓励,以此来强化他们的这种观念。此外,居安思危,讲社会上发生的因种种原因使一个家庭陷入困境的真实故事,使学生产生一点危机意识,对他们正确思想的形成也是有好处的。 三、 细节上提醒。 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支配正确的行动,反过来,行动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形成习惯,可以使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成为长久支配他们自觉行动的内在动力。在学校里,教育学生勤工俭学的地方其实很多。首先,学生在每周内自我总结,比以前少花了多少钱,给父母减轻了多少经济负担,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勤工俭学,而且是更为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勤工俭学。第二,教给学生充分使用学习工具的办法,如本子用完了反面可以用来作演算纸,做过的试卷读过的报纸用处不大了,但又舍不得扔掉,占用很大空间不说,也给自己找东西带来麻烦,可以再看一遍,把自认为重要的东西剪下来,其他的再扔掉;用完的圆珠笔只更换笔芯,不更换外皮等等。我让学生拿来尼龙袋子,轮流每天放学前收集废纸和饮料瓶等,这样,也减轻了值日生的劳动。教室外,见了扔掉的饮料瓶等可以回收的东西也拿到教室收集起来,将来换了钱作班费,买一些集体文体用品或订一些报刊杂志等,特别是在遇到国家某地发生灾难时,把这些钱捐出去,作为全班同学的心意,增强了全体同学的自豪感。因为这一份心意是自己创造的价值,意义非同一般。平时,我并不主张学生满大街去找废品,我只要学生做到自己喝过的饮料瓶不乱扔,路上遇到的废品随手捡起来就行。学生一开始觉得丢人,教室外的东西不愿意捡,我就特意记录捡回废品的同学,等到用班费买来东西或有所捐献时,我就大张旗鼓地额外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此外,我还通过写议论文,让他们自己在文章里对比、论证,自我认识到通过自己的举手之劳创造的价值比从父母那儿要钱更有价值,也更光荣。只有当学生品尝到这些做法产生的效果时,他们才会真正地乐于去做。通过长期地提醒、教育,通过长期一点一滴地坚持,到初三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习惯。 四、 成果上强化 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做努力的成果,让他们回忆做这样小事的过程中的感受,强化他们的自豪感,强化他们的价值观。日记是一个能起到这种作用的良好形式。我长期督促学生形成记日记的习惯,让他们在日记里自我盘点,自我检查,自我反省,自我发现,自我肯定。日记中有一些长期坚持的板块,勤工俭学是其中的一项。每当一个学期结束,我让学生们翻看自己在这一学期中的日记,并写出他们看后的感受。学生这时特别兴奋,也特别激动。他们发现积少成多,做了那么多有意义的事,增强了自信心、自豪感,也增强了责任感。家长会上,我会热情地向家长介绍这些成绩,也请家长谈孩子在家中的变化。这些事也教育了家长,重新审视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 勤工俭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以上所谈的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勤工俭学的教育并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坚持。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教师自己有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对学生的教育才会彻底,才会功到自然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14476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