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全体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根本目标,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要深入落实与贯彻素质教育,首先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教师与学校的管理者只有真正了解素质教育,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1.更新学生观。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也是最终的服务对象,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了教学观。教师要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就需要更新学生观。 2.更新教师观。教师不单单是传统教学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心灵的塑造者、学习的指导者。教师要在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更新教学观。教学观直接影响课堂的形式。我们要认真研读新课改,学习其精神,领会其精髓,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将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从而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营造和谐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课堂教学解放了学生的双手与大脑,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有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得以点燃,创新的种子得以萌发,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突出学生主体性,改革学生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从属地位,学生的学只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与管理下的被动接受与机械记忆,学生只是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学不是一个知识单向传递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的多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探究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突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发现者与创新者,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有效培养,这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以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总之,学无止境,作为合格的教师,我们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步伐,要不断地学习,赋予素质教育以时代精神,将素质教育真正地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b680d67804d2b160b4ec0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