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区域活动观察与推进 ——大班角色游戏“小银行”初探 1: 在我班的角色游戏中有包括娃娃家、美发店、面包房、艺术品市场等等,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银行”仿真游戏。这种游戏的特点就是无论从材料的投放还是玩法上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仿真性。主要体现在幼儿能积极主动地运用生活经验来创设游戏材料、扮演角色和交往,以及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并建立游戏规则。 2: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纷纷都先到银行里去取钱,取完钱,买菜的买菜,吃点心的吃点心,理发的理发,游戏开展得有条不紊。不一会,银行工作人员就嚷开了“没钱了,没钱了,银行里没钱了。”“怎么会没钱了呢?”我走过去问。工作人员言言说:“都被他们取走了。”我走近一看,取款机里真的是没钱了,我奇怪地问:“刚才还很多了,怎么一下子就没有了呢?”言言说:“他们每个人都要取好多钱!”只见好多孩子手里都拿着一叠钱,一路在那里“逛街消费”呢! 3: 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呢?经过我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在游戏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知道了买菜看病理发等这些社会行为都需要用钱。所以游戏开始时,孩子们首先是到银行里去取钱。但至于取多少钱,取了这些钱准备取做什么事情,孩子心里是没有目的的。反正多取点钱会方便些。所以出现了银行里的钱被取空的现象。再有一个,孩子们对到银行取钱买东西这一行为已不太陌生,但有了钱可以到银行存钱,却没有经验。这就需要老师给孩子这样两点概念:一是“你想去做什么?需要多少钱,就到银行取多少钱,不要多取。”二是“菜场、理发店、点心店里赚了钱,这些钱应该存到银行里去。” 4;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银行里的钱用完了怎么办?怎样才能使银行里一直有钱呢?大家议论纷纷,最后得出三个办法 一、制定价目表。以前各个商店都由老板自己开价,要么漫天要价,要么就不符合价格标准,有时,一个孩子买了个面包就花了50元,手里就没钱了。于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各种商品比较合适的价格,比如一个面包多少钱?理一次发要多少钱?等等。 5:二、制作存折 如果存折中的钱用完了怎么办?大家都建议血爸爸妈妈那样通过自己打工去赚钱,还要将辛苦赚来的钱存入自己的存折中。 具体做法:每个幼儿在游戏开始时有20元供游戏使用,如果存折上的钱用完了,就打工赚钱,再把钱存入银行。 6 三、面包房、理发店、工艺品市场里赚了钱,这些钱可以存到银行里去。每个店的老板都有一只钱盒子,赚到的钱都放在里面。 7 在以上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教师,在指导这类仿真游戏时,要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及时和他们共同生成游戏材料,并通过组织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使用材料后的体会、讨论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投放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发展游戏情节的需要,也使银行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665e06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