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是什么样的境界?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体现的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这句话中,还包含着中国文化儒释道三教融通,天人合一的特点。其实这句话只有前一半说的是人生境界,后一半是人生达到至高的清静之境后的结果是“天地悉皆归”,连天地都为我所有为我把握。 人们把清静看做一种人生境界和人生追求,大约始于道家的老子。它的主张就是清静无为。其中“清静”是思想境界,“无为”是人生或是政治态度。只有思想修为上达到清静之境后,在行为处世上,自然就会表现出“无为”的特点。庄子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无功、无名大约就是“清静”之境。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家的观念不可全部用般若波罗密之类梵文表示。必然借用中国本土原有的文化概念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清静”二字,是最早被佛家所借用的概念之一。我们都知道禅宗六祖惠能在接受五祖宏忍衣钵之时,曾做一偈,现在流传的是这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敦煌本《坛经》所记六祖的原话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本清静,何处惹尘埃。郭朋认为,“本来无一物”,体现的是“空”观,是一种全称否定,一空到底,是性空缘起论。没有任何保留。而惠能的思想,在世界观上是“真心”二元论——真如缘起论。在解脱论上是佛性论,在宗教实践上是顿悟思想。这一句的变动,体现了禅宗思想的历史变迁。 我们提起这段公案。只是为了说明,“清静”二字,也是佛家的重要概念。“佛性本清静”本身说明,清静,就是佛的境界。达到清静,差不多就可以成佛了。佛家的清静,大约和寂静,涅槃联系在一起。 在我们今天看来,清也好,静也罢,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意思。为什么道也好,佛也好,都以此二字表示这么高的圣人或是仙佛境界呢?沿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再向上追溯,就到了《易经》八卦。《易经》是古代圣人观法于天,观象于地的结果。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八卦中,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清地浊,天动地静。天取清,动取静,因此,清静二字,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的是天地精神。与天地精神相往还,也是儒家追求的精神境界。 人如果能够与天地精神相往还,法天地之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达到这样的境界,必然会内圣外王。天下宾服,四方来朝。 以上说的是“清静”之境。分别以三教的眼光简单审视了所谓的“清静”之境。 道家的清静无为之境,是王天下的圣人之境。佛家的清静,是解脱之境,是佛性的表现。佛性本身就包含着与宇宙合而为一的意味。总之,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天是你的,地也是你的。 如果你把天地悉皆归理解为,天地成为你的称产,那你一定没有理解“清静”二字。天地之所以悉皆归,是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天地,你的一举一动必体天道,天地与你已经合而为一了。 个人理解,未必正确。欢迎讨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ba4cb5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