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依赖心理疏导策略例谈 摘要 具有依赖心理的小学生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难于以一个独立人立足于社会。教师应该欣赏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委以重任,增强自我意识;创设情境,提高责任感。这样学生的依赖心理将会得到有效的疏导。 关键词 小学生 依赖心理 疏导策略 依赖心理是指一个人对外界的依赖或依靠的心理体验,心理学者李丹认为:“依赖心理最突出的表现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感。”具有依赖心理的小学生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事事总希望父母或师长为其做出决定。依赖性强的学生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学习上,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家里,他们一切都听从或依赖父母。另外具有依赖心理的孩子严重缺乏责任感。 具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他们会时时处于被动消极等待,难于以一个独立人立足于社会,需要独立时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时间一长或稍遇挫折易出现焦虑症、恐怖症等情绪障碍或导致身心疾患。那么,如何对存在依赖心理的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呢? 一、欣赏优点,激发自主意识 小琴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四年级女生,平时做事非常胆小。处事优柔寡断,事事总希望父母或师长为其做出决定。上课时,她特别害怕老师的提问,如果老师提到她的名字,她的头脑中就一片空白,为此,老师把她单独叫到办公室,进行了如下的会话: 老师:我想和你分析一下你的优点。我们一起来分析,好吗? 小琴:好的! 老师:你实际上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是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你很有头脑,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你很少说出来,但我可以看出来,你的学习一直是不错的,学得比较扎实,也很认真;你很守纪律,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同学们似乎都比较喜欢你,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上课时我之所以要向你提问,是因为同学们想听你的回答,我想你会将自己的这些优点展示给同学们的……。回去后仔细体会一下我说的话。 这次谈话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以后她表现出了自信行为,她自己也非常满意,她说这次谈话起到了很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她一直认为自己很没有用,在老师眼里,自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老师根本不会注意到自己。但是她错了,他发现老师在关注自己,而且发现自己有很多优点,从此自己也发现确实有一些 长处,从此就变得有信心起来,不再将自己看成“丑小鸭”了。 后来老师又与她进行了一次谈话,老师告诉她,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优点的时候,自己的优点就会很突出地表现出来,经常这样思考,就会成为你活动的动力,会使你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二、担当重任,增强自主能力 我刚接任六(1)班时有个叫小明的孩子,生活和学习严重缺乏主动性,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语,课堂作业喜欢抄袭别人,家庭作业必须是父母看着做,否则他一个字都不写。生活上非常依赖父母,十一岁的孩子不会系鞋带,晚上,一个人不敢在房间里睡觉。根据该生的表现,我认为他已形成依赖性,如果不能恰当地疏导,这将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经过两周的观察,发现他做事非常认真,我灵机一动,不如抓住他这一优点做做文章,于是,我在班会课上提出让小明做卫生班长,有部分学生私下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与他们说明用意,孩子们就同意让他试一试。第一个周末的家庭作业小明竟然一字不差的完成了。班级卫生在小明的管理下,搞得井井有条。在全校卫生评比中,我们班名列前茅。我在班会课上及时表扬了他,至今为止,小明各科作业基本上都能完成,自主生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上面案例中,我真正认识到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闪光点,通过这个闪光点挖掘出藏在孩子身上的“大金矿”,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的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三、创设情境,提高责任感 这个疏导方法是通过想象的方式完成的,其具体程序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放松,然后引导学生想象。想象的场面是精心设计的,例如:晚上,你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9点钟了,是睡觉的时间了。你将闹钟定到早上7点,然后去洗脸说牙。妈妈要帮你铺床,你说:“这是我自己的事,谢谢妈妈。”妈妈说:“你确实长大了,能够自己做自己的事了。然后自己铺床睡觉了。闹钟响了,你就起床穿衣,整理床铺,被子叠的整齐!”妈妈看到了说:“你的床搞得越来越来好了,看,被子叠得整齐。”你吃过饭后就收拾自己的书包上学去了。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学生责任感的意识,二是形成学生的责任感意象,当这种情景出现时,学生就有更大的倾向性按照这种意象去做。很多研究者认为,这种方法对儿童行为的训练是有效的,因为,通过这种想象训练,形成意象,孩子很容易将这种意象当成真实的东西,认为自己已经这样做了,似乎是真实做出前的演习。 对存在依赖心理的小学生必须从小疏导,把疏导工作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当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它还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渠道的密切配合才行。 参考文献 [1]王松花.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郑希付,王芙蓉.学校心理医生[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3]李小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52f08083186bceb18e8bb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