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翻译中的文化适应 【摘要】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选择性地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文化适应”为哲学理据,建构译者的翻译生态环境,提出翻译即适应的观点。通过分析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中文化信息的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指出在翻译文化信息蕴涵丰富的作品时译者应努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选择适应的翻译策略,以达到准确传达中国文化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文化认同 一、文化适应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文化适应一词早在 1936 年被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在《提波兰,一个墨西哥村庄:俗民生活研究》一书中提出,是指不同文化群体的人进行不间断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产生的变化。可见,最初文化适应本来只是一个人类文化学的概念,后来随着对文化适应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文化适应延伸到了更多的学科研究中,比如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 二、文化适应的含义 随着“文化适应”一词应用于翻译领域,翻译学者们对“文化适应”一词做出了翻译学的解释。例如,勒费弗尔在《翻译文学:综合理论探索》一文中努力跳出多元系统观念,寻求意识形态对文学话语的制约,认为“适应”是一种“折射”。 三、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中文化信息在文化维的适应 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取得了积极的读者反响,成功传译其中的文化信息,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本文讨论译者处理文化信息时在文化维上的适应。 林语堂的策略灵活,归化与异化交互使用,充分传达原作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国 古代计时单位时即采用了归化策略。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 “I was been in 1763.under the reign of Ch’ien lung, on the twenty-second day of the eleventh moon…”保留了乾隆名号“Ch’ienlung”和中国农历计时法the eleventh moon,但把“癸未”纪年改为具体的“1763”年,既可以使译文读者了解故事发生时间,也使其保持一定陌生感。人名、度量衡等也被归化处理。 “惠来以番饼二圆授余…” Hueilai gave me two Mexican dollars… 林把番饼译为Mexican dollars ,另外把“金”、“两”译成 dollars 、和ounce。这些是古代中国经济用语,属于物质文化,归化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林在处理“里”、“亩”等词时采用异化,分别译为li和mou。异化处理的还有“马褂”、”馄饨”,分别译为makua、wenton。这些词代表典型的中国文化,异化可引起译文读者的兴趣并满足其好奇心。在处理意识文化信息时,林也多用异化。 四、小结 翻译的文化转向意味着翻译不再是单纯的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 转换,这是翻译向多维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翻译从此从静态走向动态,文化翻译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随着文化翻译的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克服文化冲突,适当地对源语文化进行改造,尽可能完全准确地将原文图式意象传达给读者,使之符合译入语文化的读者的接受能力,文化适应理论也就进入到翻译研究之中。在翻译研究中文化适应是一种“动态对等”。“文化适应不意味着源语文化适应译入语文化,也不意味着相反,为达到适应,要融外域文化与本土中,而不失外域文化的原汁原味。”翻译中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56a3fee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