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界对平等的解读

时间:2023-01-11 21:28:3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近代思想界对平等的解读

作者:张瑜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7

摘要: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对中国近现代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大同书》中对平等观的阐述,不仅契合自由、平等和独立的时代主题,而且有助于传播西方近代启蒙思想以解放人性、开启民智。而中国思想家是依据原有文化传统和个人知识水平来宣传和解读西方先进理念的,基于不同的语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探讨平等问题,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进步意义。

关键词:康有为;平等观;思想评价 一、康有为平等观的基本内涵

《大同书》所蕴含的众多思想中学界最为关注男女平等、社会保障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内容,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康有为的平等观具有较大进步意义。学者宋丽艳分别从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社会平等和机会平等四方面阐述了康有为的平等观,倡导消灭私有制和实行公农公商公工思想;关注封建家庭内部的不平等关系,强调去除家界和国界,并对封建思想进行了严厉批判;主张解放妇女、男女平等,以立法来保障其基本权益;主张不区分人种、性别和阶级的差别,实现人人平等。学者魏义霞认为康有为将自由、平等、博爱等注入到大同思想之中,基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消除中国与西方列强间的不平等关系。而笔者认为《大同书》中《去级界平民族》一章,康有为提出人类之苦不平等者,莫若无端立级哉!其大类有三:一曰贱族,二曰奴隶,三曰妇女。列举了印度种姓制度、欧洲中世纪和日本等社会等级制度的大量实例,以说明社会等级结构和不平等现象的严重危害;《去种界同人类》一章关注种族歧视问题,并提出通过迁地、杂婚和饮食运动等方法来改良和同化人种;而在《去形界保独立》一章,他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女子发展的束缚致使人才丧失,完全违背了人性和天理,进而提出保障妇女权利、倡导婚姻自主以及促进女子在教育、法律、婚姻和社会风俗领域实现独立平等发展的制度和思想,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创办不缠足会,并拒绝对自己的女儿缠足。这一系列进步观念的提出无疑对中国近代民众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和文化成果。 二、康有为平等观的思想来源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不仅吸收了公羊派三世说、《礼运篇》小康大同说、儒家和佛学等中华传统思想,而且借鉴了基督教博爱平等教义、天赋人权论及空想主义学说等西方先进理念,尤其以儒家、佛学和西方早期启蒙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渊源。首先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所蕴含的救世情怀和大同理想,但其目的在于劝诫君主关心民生疾苦,而非真正赋予民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划分社会等级结构、维护君主专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政体的作用,这种平等思想是不真实的;其次,佛教教义认为宇宙本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故称平等。康有为认为君与臣、夫与妻间的平等关系便是佛教所言的平等;再次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中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和进化论,康有为认为男女皆为人类,同属天生,女子有同男子在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等领域的平等权利,倡导男女婚姻自由,共同订立有一定时限的合约以实现平等。康有为以兼采中西、融通古今的文化态度开展理论创新,以批判性继承的态度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思想和西方先进理念,有助于实现思想观念的超越发展。

三、康有为平等观的思想评价

康有为《大同书》是近代中国较为系统地表达平等思想的学术著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近代思想界对平等的理解。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等价值理念是源于西方的舶来品,但先进知识分子基于原有文化传统和个人知识水平在中国语境下进行了诠释,致使不同学者对同一概念的解读会产生差异,康有为的平等观同西方启蒙思想就存在较大差异。首先,简单运用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观念阐释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都具有平均主义色彩,康有为试图完全消灭社会差别,以平均实现平等,脱离了社会物质生产的实践而具有空想性,并忽略了西方的权利观念,因此其平等观是绝对化、抽象化和无差别的;其次,康有为把平等视为宇宙法则和人类公理,是通往大同社会的途径,而将平等当作一种政治工具和手段,突出实用性而忽略了道德内涵;再次,康有为提倡男女平等、众生平等,但又强烈歧视黑色人种,甚至采取医者饮以断嗣之药以绝其传种的恶劣行径来改良人种,并在生活中仍纳妾蓄婢,并且他将家庭视为私有制的基础,强调去除家界、去掉私心,通过家庭内部的平等关系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平等状态,这一观点无疑打破了中国传统人伦思想的底线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受到后世学者的质疑和批判。可见研究康有为无差别的平等观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近代平等思想的理解和反思。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大同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高富利,陈政祥.近十年来康有为《大同书》研究评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

[3]魏鹏.从康有为大同思想看儒家平等观[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10. [4]魏义霞.康有为大同思想的理论创新与积极意义[J].合肥学院学报,201610. [5]宋丽艳.现代性视域下中国近代平等思想探析——论康有为的平等思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2.

[6]孙晓春,杜美玲.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平等的误释——以康有为《大同书》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5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

张瑜(1995),女,汉族,籍贯陕西,在读研究生,西北大学,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9558d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