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时间:2022-08-05 01:09: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作者简介甫(公元712~公元770年),唐朝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坎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三别”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代表作品如《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等,皆为古今传诵。现存诗约1400首。

望岳

翻译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山岳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在泰山,

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层层云升腾,心胸荡然,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多么渺小!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选自《杜诗详注》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表达无畏艰险,勇于攀登高峰的英雄气概,显示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怀有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设问,写其地域广阔,这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虚写)是表现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的句子,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

翻译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表达诗人忧国思家,满怀愁绪,热爱国家,眷恋亲人的感情

赏析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石壕吏

翻译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

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活


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结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打仗,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后,我踏上前行的路,只能同老翁一个人告别(说明老妇已经被县吏抓去服役了) 总结

《石壕吏》既是一首古体诗,又是一首叙事诗,全文叙述了“有吏夜捉人”这一中心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安史之乱”给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憎恶。

文章写了差役趁夜捉人,未得,拉老妇充数的故事。写出了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两点一、这首诗固然通过石壕吏乘夜捉人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但最主还是反应“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二、作者并不反对平定“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不平,国家就不会安息,所以又是对“老妇人”慨然赴国难这种精神的褒扬。这也反映了杜甫思想上的深刻矛盾。

1“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3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4表现官吏的残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对比的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诗中表现兵役苛苦:三男邺城戍 6表现战争激烈 :二男新战死。

7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8老妪请求服役的细节表现了 一,老妪在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牺牲自己,保护儿媳 二,官吏的蛮横凶暴,狡猾。 9老妇的致词全是官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为什么?

因为从诗题看的主人公是官吏,但诗人用暗写,只用“吏呼一何怒”而表现其威势,之后便转入幕后,对老妇则是明写,从她的致词中可以看出情节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汝家有男丁否?尚有他人否?还在逼着要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a6c806cc1755270722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