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中颔联中“钟”“割”两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其好处。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4.杜甫作诗“语不惊人誓不休”,试从这首诗中选取例子予以说明。 5.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 ) (2)齐鲁青未了( ) (3)造化钟神秀( ) (4)会当凌绝顶( )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7.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 8.《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间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__。 9.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1. 望 泰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 “钟”字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 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例如“阴阳割昏晓”中“割”是一个普通的字,但在这里写出了山南阳光灿烂、山北阳光被泰山遮挡因而阴晦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泰山的高耸险峻。 5.(1)泰山 (2)不尽 (3)指天地、大自然 (4)登、乘 6.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 雄心和气概 8.远 近 朝 暮 望 登 9.泰山 衡山 华山 泰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255bc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