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与利他之辨 摘要:利己与利他之争,自古以来,百家争鸣,观点各异,演绎出多彩多姿的异质文化图景。以利己为根据形成了个性独立的西方文化主脉,以利他为归依构建了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精魂。利己与利他本质上是一致的,互融互通,互惠互利。利己通过利他来实现,利他以利己而真实存在。二者相存相依,并行不悖。 关键词:利己;利他;互利 利己与利他,为己与为人,经济人与道德人,历来是伦理学争论的一个焦点,成为制度设计的逻辑前提,关涉社会发展原动力的探源。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复归人的本性,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利己思想的西方文化探源 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古今中外,先哲圣贤,都作出了悉心的探索,可谓是众说纷纭,精彩纷呈,演绎出千般民性、万种风情的异质文化。以利己为特征的西方文化和以利他为取向的儒家文化,构成了中西文化迥然不同的价值走向。西方利己的文化特征则是构筑在个性独立的基础之上。 (一)商品经济兴起与个性独立的确立 西方文化有三个较为显著的特征: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肇始和奠基,生活在地中海、爱琴海的古希腊民族,依山傍海,大多由海岸、岛屿和半岛屿组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国家。他们没有广袤无垠的草原,也没有千里沃野、一马平川的平原,有的只是山峦重叠、高低起伏、土地贫脊的山丘沟壑,不适合农业生产,可耕地很少,只适宜发展小手工业和一些加工业。古希腊人要生存,就必须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战胜惊涛骇浪,打开海上贸易的通航。正是烟波浩渺的大海,给了古希腊人茫茫无定、浩浩无际、渺渺无限的观念,铸造了他们开拓进取、宽广包容、开放博大的文化秉性,也塑造了自由奔放、冒险求新、个性独立的民族性格。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他们用自己生产的金银器皿、皮革、手饰、武器等产品,与他人进行交易,换回生活所需的农产品。而商品交换就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易双方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换取各自需要的商品,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任何人的地位、机会都是均等的。你卖出的东西必须是你的财产,你不能卖别人的财产,也不能出售公家的财产,买卖双方是一种诚信的契约关系。你获得的利益大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高低,能否生产出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有用商品,得到他人的青睐和争先恐后的购买。建立在私有财产交换的商品经济基础上,必然要求个性独立,激发个体意识,确立起个人主义张扬的价值理念。尊重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尊严。商品经济的存在方式,给了古希腊人特有的生存特质,个性独立,平等竞争,肯定人的行为背后,受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支配,应给予保护和激励。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思想根源,深深根植于古希腊文化的原野田园,成为西方文化发生机制的内在思想根据。 (二)经济人假设的利己逻辑 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率先在西方兴起,亚当·斯密创立了古典经济学,其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成为了市场经济发生的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他认为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是利己主义,受利己心支配,社会利益往往被抛在脑后。人是经济人,利己心是自然赋于人类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自然之理,天经地义。千百年来,多少理想主义的道德家和神学家都梦寐以求地要把一种普遍的利益带给芸芸众生,造福于整个社会,但都未能如愿。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注重个人利益反而会给社会带来普遍利益,是由于每个人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驱动和引导,从利己心出发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却达到一个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即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增长,追求个人利益的结果反而是社会财富的增加。这种行为的结果不但利己,而且比一个殚精竭虑、刻意追求公共利益更有利于社会。这一千古之谜的求解,正如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向我们娓娓道来:"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个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所得到的效果为大。";这一思想蕴含的逻辑是,其一,每个人都是经济人,都是利己者,没有利益追求,就没有经济活动。从自身利益出发展开竞争。同时人还是理性经济人,超越了自然本能,就会在"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中,权衡利弊,趋利避害,千方百计使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的限度,获得产出最大化。这个以"个人本位";为逻辑起点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法则则被称为"利润最大化";假设。其二,方法论上与个人主义相联系的往往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设计就应该顺应利己这个事实,允许和鼓励每个人关心他自己,追求他自己的利益,市场经济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和谐、有序、自组织状态,这就是个人自由原则。政府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给人们充分的自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自主选择,自己拿主意,不受他人和一切外部力量的干扰和控制,政府的职能是发挥裁判员的作用,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交易,当好私有财产的"守夜人";,主张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其三,怎样才能追求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达到利己之目的,必须以利他为手段、为前提。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主观上是为了满足利己的需要,受看不见的手的第一推动,客观上却满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不仅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反而还会促进他人利益的实现,使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更快更大更有效的增长。这就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经济哲理。 二、利他主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考释 (一)以和合文化为特征的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cad5b3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