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思考

时间:2022-08-07 05:46: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思考

作者:王兴安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9年第20



要: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引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这需要教师重新审视和思考原有的语文教学。并且新课标也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平台,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焕发了新的活力。结合教学经验,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

语言和文字是人们日常用来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巧妙结合,是语文这门学科的特征。鉴于新课标的新语文学科,需要将教学中的情感、价值观等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与无穷魅力,是语文最基本的面貌,对新课标教学的思考,提升整体教学能力,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结合学生学情,创设语文情境

1.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并喜欢提出质疑。做学问重要的一点就是敢于提出疑问,教学的意义在于激励、激发。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敢于提问和质疑,并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问题的解答。例如《少年闰土》这一课中,有学生会质疑:“跳鱼儿为何会像青蛙一样有两只脚?”教师便可以引导:“老师也不知道,但是闰土知道,可以看到他的社会知识是很丰富的。同学们,你们可以下课后查查跳鱼儿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到《草原》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疑问是否可以将“高歌一曲”与“低吟小诗”换个位置,教师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置语文情景,让学生仿佛置身草原之中,心情舒畅之下放声高歌,在欣赏草原美景之后,心中感慨之下轻声低吟。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联系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文本带给学生的知识是包括很多其他学科知识的,包罗万象。语文学科中用以教学的文本,往往会包括有社会、思想品德、数学等学科的知识。新课标的要求是将学科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听读写都需要特别训练。让学生记每天各学科的学习情况,数学方面就可以将今天学会的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录下来,自然学科就可以记录实验发现到的现象以及具体的实验过程等。教师在讲述与风景名胜有关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做模拟导游,模拟实际带队旅游时对景点如何进行描述和背景拓展。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描述的美好风景。

教师也可以将语文学科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进行联系,可以创设好的情境导入教学,提供给学生想象理解的空间。例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播放一音乐,或者让学生画出自己理解的课文中的某个场景,学生在进行学习观察后写一段感悟,有利于各种感官的调动与培养。

3.提供交流平台,合作学习


交流平台的类型有很多,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布置小组任务,学生合作交流进行任务的完成,教师适时切入引导。在此过程可以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再如,可以利用班级中的黑板报资源,定期更换学生摘抄好的文段、名句、历史故事,甚至可以是一些脑筋急转弯,促进学生的发展。

4.走出空间有限的班级,学会观察生活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学生观察学习的素材,学生观察、关注自然的能力需要教师的重视及培养。例如可以通过当下发达的媒体技术了解社会,关心时事,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阅资料或者进行实际调查。教师可以安排定期的交流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新发现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二、提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

第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生动、栩栩如生的画面描写,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受到的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赵州桥》一课,教师可以发放一些积木材料,让学生感受赵州桥的形态进行自由搭建,并绘画出赵州桥的模型。第二,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重现文本内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课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做讲解员进行油画的描述,学生在思考如何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其学习的动力和欲望。第三,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技能,例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因此,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需要在原本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基础上重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挖掘。教学形式多元化,以及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欣赏优美文段并独立思考分析其内涵,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语文堂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刁丽华.浅析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教学模式[J].新课程·小学,2017(4):85.

[2]王秀云.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119.

[3]秦敏茶.走向小学语文新课标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J].商情,2010(24):79.

[4]陈少弟.关注学生主体性,落实小学语文新课标思想[J].新课程(上旬),2017(1):19.

编辑 鲁翠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71e77e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