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诗人苦吟现象探究 作者:高志欣 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6期 高志欣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苦吟诗风在中、晚唐时期蔚然成风,社会上出现了普遍的苦吟现象。“苦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采取极度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每个词句都反复推敲,以求能获得最好的作品。苦吟一方面成为中晚唐时期诗人艰苦创作的自我自觉追求,而另一方面也成为一种新的审美鉴赏和抒发感情的有效方法。 中晚唐诗歌在经历了盛唐的辉煌之后,艺术手段朝着求奇求怪求新求变上发展,写作技巧上倾向于精工细琢,苦吟的诗风日渐显著,大量以苦吟出名的诗人不断涌现。中晚唐诗坛苦吟几乎成了一种主流的创作风气,已成为绝大部分诗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是提高诗艺的一条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晚唐诗人;苦吟;诗风;诗艺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6-0053-02 [作者简介]高志欣,女,河北徐水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一、苦吟现象产生的背景 苦吟的一般含义是指在苦心推敲的同时反复出声地吟咏,谓作诗或改诗之专注与艰辛。苦吟者诗成以后,在反复长吟中修改品味,常常达到痴迷的程度。“苦吟”不再是单纯追求形式,进而演变为逐渐适应中晚唐社会现实,更多的关注诗人内心心境的变化。与此同时,它还直接为中晚唐诗风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1.源于苦思主张的影响,中晚唐诗人深受王昌龄、杜甫等人关于诗歌创作的主张与实践影响,从而导致苦吟诗风的日渐形成。 诗歌发展到盛唐时期,已经达到极致,而中唐诗人想要在极盛之后谋求新的发展,就必须另辟蹊径,社会风气的促进,当然少不了诗人的苦心搜奇抉异、冥心于诗境诗意以及遣词造句的推求锤炼。经中唐这些诗坛巨子开山辟路的努力,遂形成风气。 2.社会风气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当然苦吟诗风的出现也和当时社会上尚奇好怪的社会风气相关。 李肇曾在《唐国史补》一书说“元和之风尚怪”,也就是说元和时期的崇尚奇怪险峻的诗风正是和当时的孟郊、贾岛、李贺、卢仝等人追求奇诡诗风不无关联,这种尚怪好奇之风延续至晚唐,甚至有渐趋浓厚的倾向。 3.中晚唐时期最为盛行一时的文人集会、唱和联句等矜才使气之作的风气也促使苦吟诗风的最终形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f5d456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