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时间:2024-01-12 01:24:3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认识到由于嫉妒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2、正确认识自己的这种状态,自学如何防止和消除妒忌。 3、使学生懂得应该以友爱、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活动重点:

使学生明白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学习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懂得应该以友爱、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活动准备工作:

1、以不署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把感受最深的因别人在其它面超过自己而产生嫉妒的经过写出来。

2、确认饰演角色,并展开小品《无名之火》的排练。 3、黑板上写“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几个大字。 4、应邀几名家长前来出席,摆事实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 游戏式、体验式。 活动过程:

1、挂现象:小品《无名之火》

剧情:双休日,六年级女学生刘玲正在家里做功课。同院的杨阿姨喊刘玲去她家接妈妈的电话。刘玲执意要爸爸去接;杨阿姨邀请刘玲去她家玩电脑游戏,刘玲婉言谢绝;刘玲和爸爸一起外出,在大门口看到杨阿姨家新买的汽车,刘玲不屑一顾并忿忿地埋怨爸爸:“怎么咱家电话、电脑、汽车一样都没有?”

学校里,刘玲和张丽这对好朋友,正在研究一道数学难题。当获知张丽在今天的测验中又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张丽的刘玲一反常态,下课后婉拒和张丽一起跳绳;放学不和张丽一起跑;班里选班长,张丽就是两名候选人之一,刘玲却故意挑选了另外那名同学(本来她就是必须挑选张丽的) 2、查根源


1)刘玲为什么可以产生这种犯罪行为呢?(因为她家没杨阿姨家富足,她的成绩没张丽不好,所以产生了“妒忌”)

2)定义“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人和人之间进行比较,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好,自己又达不到他人的水平现而发展到不甘心,并达到了恼怒于他人的程度。

3、论危害:(观赏视频,体会危害;集体探讨,分析后果。) 1)看录像《纵火犯》

剧情:山东某大家有个姓氏唐的女大学生,从小受妈妈的疼爱,培养了任性不好妒忌的坏毛病。步入大学后,时时想要挥细长,出人头地,因为没被挑选下班干部,心里很不自在。一次,班上存有两位女同学考试分数比她低,她更是妒忌大发,竟把人家的课本、作业本以及其它学习用品全系列偷走了,并使人家自学未成。她的这种犯罪行为理所当然受了班上同学的抨击,但她不仅不改为竟乘坐别人听课的机会Amonasro宿舍,把姓氏袁的同学价值多元的衣物被褥统统烧光。触犯刑律沦为纵火犯。 2)讨论“嫉妒”的危害

a“对别人的危害可能将对自己的危害绝对”一个光可以妒忌别人的优点、长处、美好、成就的人,由于他的刁蛮全部用在如何妒忌别人,设法狡诈别人,无知把别人推到跟自己同一水平上,甚至高于自己的水平。结果,且不论对被妒者有没有侵害,首先他空耗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最终一无所成。

b好嫉妒的人,不仅对于自己的学习、工作、事业、成就,对于人际关系和友情,有害无益;而且对于自己的心境和健康也绝无一点好处。试设想,妒人者必然是终日被自己胸中的无名妒火煎熬着、折磨着;严重时还会食不甘味,夜不成寐,这种人心理卫生自然谈不上了,生理健康也往往会受到影响。这岂不是庸人自忧、自讨没趣、自找苦吃? 4、制“妙方”。

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 2)我们必须怎样才能防止和消除自己的“妒忌”心理呢?

首先要看到新型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平等互助、团结共进的关系。21世纪的少年儿童无论是男是女,应该把竞争的机制引入到人际关系中去。不过,我们的竞争,第一,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竞争;

第二,竞争的目的,并非为了搞乱别人,而是为了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14137b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