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文化经典研读》文学常识复习

时间:2022-10-04 07:17: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开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时15年,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2.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其中,《周礼》《仪礼》《礼记》合成“三礼”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二十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后来,加上《清史稿》又有“二十五史”的说法。均为纪传体史书,这些史书通常被视为“正史”在正史之外,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唐代刘知几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着《史通》等也有很大影响。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类别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收录个人作品的称为“别集”,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收录众人作品的则称为“总集”。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梁朝萧统编的《文选》《全唐文》《全唐诗》也是比较着名的总集。3六艺:《诗》《书》《礼》《易》《乐》和《春秋》。由于《乐经》不传,于是又变为《五经》

4.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最初是由 南宋朱熹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5.“前四史”为《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

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 “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6.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7、《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的儒家经典着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强调“礼”和“仁”的学说。

8、《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被尊称为“亚圣”。孟轲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

9、《老子》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春秋时期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法自然”因此老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战国时期的庄周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重要的道家学者,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10、《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集,是研究商周时代社会政治的原始资料。 11、《春秋》开启了私人着史的先例,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因其言辞隐晦、表达简约,许多学者为其着文诠释,其中最着名的为《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12、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春秋》。它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13.《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较为详备、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作者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双目失明。叙事有“详而博”的特点,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活动,这种叙述风格成为后世楷模。

14.《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体现儒家思想的政论文。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5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弘法的《坛经》是佛教史上汉人高僧所著的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记录的是慧能得法及传播教化的事迹,由其弟子法海集录。此书确立了唐以后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16、《求谏》选自《贞观政要》(政论性的史书),这是一部记载李世民政绩及君臣论政的历史着作,全书40篇,合为八卷,由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

17、《明夷待访录》是中国明清之际哲学家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的启蒙思想名着,明夷得名于《周易》,该书尖锐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以


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民权,呼唤民主政体),有人称它为“人权宣言”。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18、《朱子语类》是朱熹和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孟-前儒家,朱熹-后儒家),其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其主要主张为“格尽人欲,复尽天理”(即物质欲望与道德规范的关系问题)。

19、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学者尊称其为亭林先生,以毕生心力所着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顾炎武对民众责任的论述曾被梁启超归纳为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之祖”。

20《童心说》的作者为李贽,明代思想家、文学批评家,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对人欲表示充分的肯定,其思想曾被一些学者高度评价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李贽,别号温陵居士,个性自由和解放的追求者,代表作散文《童心说》(宣扬永葆真心的经典)。

21、《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之交的着名学者,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22、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着是南朝刘勰所着的《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钟嵘所着的《诗品》是第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专着,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122人,所论的诗歌主要是五言诗,被视为古代诗话之祖。 23科技着作:在农业方面,北魏时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古代农学体系的成熟,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的集大成着作;在数学方面,汉代的《九章算术》是代表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经典着作;在医学方面,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确立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药学方面,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汉代以来本草学的巅峰之作;在自然地理方面,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建筑方面,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也是水平极高的建筑技术专注;至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7世纪的技术百科全书)则是各类科学技术的全面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084556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