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两岸连山,略无阙无】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缺口。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奔】飞奔的马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巚】极高的山峰 【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丝毫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急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问题: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各表现了什么特点? 答:从山和水两个方面来写。先写山,突出其高大、连绵(高峻险拔)的特点;再写不同季节水的特点——夏季奔放美: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春冬清悠美:清幽秀丽,秋季凄婉美:凄婉萧瑟。 2.作者写景时所用的手法 答:山: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视角上由俯视到仰视,俯仰变换。水:夏季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春冬动静相衬,秋季视听结合。 3.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作者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先写夏季? 夏季是三峡最有特色的季节,最能突出三峡水的浩大与湍急,具有典型性,所以先写来加以突出。 5.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照应前文,表现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侧面渲染三峡秋季凄婉萧瑟的气氛;增强文章表现力,使文章更具诗情画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本文与李白《早发白帝城》的异同。 答:内容上相同的是:文章的第二段与诗歌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绵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两者在文体形式上和表达的情感上不同:前者是游记散文,后者是诗歌;诗歌表达了遇赦之后的欢快喜悦,散文表达了对自然之景的赞美和喜爱。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祗】只是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枥,喂牲口用的槽。 【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 【一食】吃一顿。 【食sì】通“饲”,喂。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 【且】犹,尚且。 【策之】鞭打马。策,用鞭子打。 【以其道】竭尽它的才能。材,通“才”,才能。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临】面对。 【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问题: 3.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何喻意? 答:伯乐比喻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浅薄愚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4.作者通过本文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什么主题?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 答:文章寄托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和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5.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是什么? 答: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6.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伯乐不常有,无人发现赏识任用;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直接原因)。 7.本文中心句 答:“其真不知马也!” 8.成为“千里马”需要哪些条件?请联系文章和你的感受作答。 答:主观条件:①自身要有真才实学和较强的素质;②善于将自己的才能运用和展现出来;③建立自信,在暂时没得到任用时要保持希望,有良好的心态。 客观条件:①要有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②要有善于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领导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7b83d4284ac850ac02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