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朗读

时间:2022-12-04 20:1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继续朗读

作者:彭敦运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05

近期,网络上的朗读,突然火爆起来。火爆起来的朗读,一波又一波地涌进校园。我听到了自习课上的配乐朗诵,听到了课外活动中的美文朗读,听到了深夜发给我的朗读微信……然那些用心用情的普通话还不能完全被我区分平翘舌音之间的差别,但依然次次让我感动。 面对着这汹涌的朗读声波,是不是只能让学生被动跟进,而不能来一点具有个性的自我澎湃?

学校正在进行朗读比赛。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三个年级15个班,共30组选手轮番上台,比赛现场气氛极为热烈。朗读者人人精神振奋,听读者个个如痴如醉。那些或激昂或哀婉、或急速或舒缓的声音,把书本中呆板的文字,演绎得声情并茂。

轮到第22组上场一开口,会场上突然发出了一阵惊叹声,随着这阵惊叹声,我回头望了望,发现后面几排的同学个个伸长了脖子,张大了嘴巴。

世界有多大?宇宙是什么样的?这些亘古以来就吸引并困惑人类的问题,一定也经常萦绕在你的心头。怎样才能解开这些疑团呢?

实际上,你只要使用眼镜、手机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你就走在了解开疑团的路上,因为眼镜让本来近视的你看清了对象,照相把瞬间情景变成了永恒,投影帮你放大了图片,显微镜让你发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菌。

在这些熟悉的工具中,都有一个核心部件,那就是透镜。中间厚四周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四周厚的是凹透镜……”

与那些华美的文学经典相比,这篇八年级的物理《透镜》一文的确不怎么样。如果说前面的美文如同红花,那么这篇《透镜》最多就是片绿叶,但就是这片不怎么样的绿叶在此朗读,一下子打破了朗读属于文科的专利,针对这次全校性的朗读比赛搞了一次成功的逆袭! 比赛结束,在五个一等奖里,没有《透镜》。可是,当卖足了关子的评委最后将特等奖颁发给《透镜》时,全场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第二天傍晚,我就在群里听到了一次朗读,它不是人们习惯了的文学经典,也不是英语文,而是一道数学例题,名字叫做《对顶角相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再后来,在学校微信群里出现了许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朗读,原来语文英语两分天下的局面彻底解体。更有趣的是,许多家长也当起了数理化经典例题的朗读者。 有人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浅浅地一笑,带上了一点神秘。

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学,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朗读。在喜欢朗读的学生中,他们的文科成绩普遍比理科好。越是理科成绩不好的学生,越不喜欢阅读数理化的教材。

我在思考:能不能借助网上兴起的朗读热,引导学生朗读理科经典,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治疗学科跛腿的目的?

说干就干,我与一线教师开始探索。我们发现,文科教材中几乎是没有例题的。毫无疑问,进入理科教材的例题之所以成为例题,说明它就是不可缺少的经典。

让学生朗读例题?是的,但这种朗读却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朗读例题的改编本。这对学生来说是挑战,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创新。因为,教师必须做编剧导演,才能将这门崭新的师本课程给牢牢“Hold”

在不断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例题教学分解为阅读、述解、改动、解答、辨析、归纳、迁移这样七个驿站,朗读的改编本必须言简意赅地将其中几个重要的驿站娓娓道出。 我们的朗读首先从题目开始,这个驿站最重要。大凡理科成绩不好的学生,都不愿意认真阅读题干。我们提取过几百例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的解题行为,发现失误者大多没有经过仔细读题。他们在部分教师的引导下,从小就不喜欢这种费时费工的阅读,以为只要多练练就行了,殊不知,就是这种认识,害了自己。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而书面材料主要是由文字、符号、公式、图表等构成的。阅读就是先把这些文字符号变成声音(或隐声),继而达到对材料的理解。对任何人来讲,阅读都是一种主动行为,是由自己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自发过程。阅读时的眼动,是一系列的生理跳动,生理跳动的时间虽然很短,不能产生对文字的清晰视觉(对文字的清晰视觉都是在注视时得到的),但是,整体感知文字的内容,从宏观上把握文本,获取整体信息是不能被轻视的。那些不能专注阅读题干的学习者,常常错误百出,就是因为他们的阅读是跳跃的,感知的内容是残缺的,获取的信息是不完整的。以残缺的内容、不完整的信息来完成答题任务,不出错才怪。怎样矫正这些学生的跳跃式阅读陋习?朗读!用朗读来让学生完整经历眼看口诵耳听心校的曲折过程。先有朗读,再过渡到默读。

述解。作为题典,本身都有详细的文字来叙述求解过程,这是朗读者很容易看懂的。也正是由于这些文字通俗易懂,往往被读者轻视。怎样让学生从轻视的阴影里走出来?可以选择朗读。让学生用流畅的朗读,详细地叙述例题附着的经典解答,这种述解正确、流畅是关键。题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一就会,就会出错误。这里不是在否定创新,而是强调创新之前必须经历的框定,必须经历继承。强调流畅,就是强调朗读者脱稿叙述,强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叙述者熟知每一个细节的缘由。许多学生对许多知识,表面上好像是懂了,但是只要一叙述,就暴露出问题。

改动。题典就是字与句的小型集合,也是课程知识大厦的秦砖汉瓦。秦砖汉瓦之所以是建筑用的经典,是因为其并非形式不能变更,而是不能变;要不然,哪有今天的钢筋水泥预制件?哪有今天矗立天际的摩天大楼?题典也需要变体,怎么变?改。走出原解,这是许多教师都注重的。我要强调的是,改动题干。最简单的是改动数据,其次是变动陈述方式与条件,再次是变换要求,最后是更换概念。这四个改动的海拔是依次提升的,每一个层次上的改动,都必须引导学生讨论题典是否还能继续成为题典,当题干处在改动的第一个层次时,须着力探讨为什么数据可动或不可动。理科的题典,数据常是提供核心信息的,其强烈的分寸性决定了例题的经典性,如化学计算中,只要改动一个数据,恰好计算很可能就变成了过量计算问题。无数事实证明,变更题典的陈述逻辑与方式,常常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关键,也常常是考试命题创新的必选。同样的题干,可以变换不同的解答要求,这是改动的第三个层次。这是因为在求解的过程里,原来隐藏的部分信息被显化了,题干提供的背景信息被丰富了,原来不能求解的目标可以达成了,而这种达成是提高难度的表现。 我们将朗读引进理科,目前还未能进入更深的层次,但就是目前这个层次,已让不少教师睁大了眼睛。

我们知道,当学生的朗读成为一种时尚,课程难点也会得到最美的诠释;当朗读成为一种爱好,跛腿的学科也会平添出许多靓丽;当朗读成为一种习惯时,校园内外都会萦绕着书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8bd5c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