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 教学设计 【课标与教材分析】 1.准确理解、用学科语言描述、运用课标的具体目标要求: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诗歌的目标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大历五年暮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与同样流落异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受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整个社会已经从“开元盛世”那样的繁荣昌盛迅速跌落下来。面对苦难的现实、凄凉的晚境和曾经辉煌一时的旧交,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抒发了动荡时代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故人重逢时的深痛感触,暗寓着对往昔的无限眷恋,对现实的深沉慨叹,以及对昔盛今衰、人情聚散的千般感触。 【教材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学会欣赏。 【教材难点】通过诵读,体会诗情,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知道了什么:已经进行背诵和默写。 2.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学生能够自己解决字音字形,查阅作者简介。 3.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两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1)预测多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本首诗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2)预测学困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悟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9fd27e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