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种子课成为生长的课堂 种子课是处于单元知识体系中的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它应该基于学生的起点,明确知识的“根”,注重知识的本质,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优选播种——种子课的标准。 在数学的计算领域,20以内进位加法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所以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梳理和分析,确定了《9加几》作为本单元的种子课例,在这里孩子们第一次正式经历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通过“9+几”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孩子们体会到了“凑十法”的优越性,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计算,更深层面是在学知识的同时,渗透了集合、函数、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建立起数学的核心素养。 (一)重——重中之重 在这个单元有两大主要内容: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首先学习了9加几,在此基础上学习了8.7.6加几,进而学习了5.4.3.2加几;二是“用数学解决问题”,主要是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同时作为知识的延展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而9加几更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本功之一。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就要求我们理应将这个知识点作为学习路径中的核心环节展开,以此打通各知识点的内核。 1. 优——优化优选 在教学中我们知道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不止一种,在教材中也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例如“从头数”“接着数”、“凑十法”,还引发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算的”,用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其实“接着数”是学生熟悉的原知出发点,而“凑十法”对于孩子则是从计数到计算,一次思维的飞跃。借助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经历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基本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算法,再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结果背后的计算过程,使他们“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做到“理清”“法明”,有效形成“数感的特征”。 1. 立——立足根本 我们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确定,从数感、运算能力等方面着手,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观察、在针对性的练习中掌握方法,渗透集合、函数、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面开启的数学之路打下坚实的知识与能力双基础。 1. 育树成林---种子课的作用 《九加几》作为这个单元的种子课例,我们在设计、实施、巩固的各个环节上都做到抓本质、促联系、明道理、强体验、重评价,这样才能产生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全局作用 ,让学生初步掌握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遇到一个新的不会的问题,可以想办法转化成以前学过的问题从而解决它。同时还渗透了集合、函数的数学思想;四是核心素养方面,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情境入手,到动手操作思考,再到交流建立模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充分理解了算理和方法,又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得以训练,数学抽象、推理、建模、运算等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得以渗透和培养。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从一件事物中了解到道理所在,触类旁通,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这样所有的问题也就得以解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1034db98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