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有用功”——朗读和背诵 在物理学习中,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概念叫“有用功”,那么在语文学习中的“有用功”是啥?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中的“有用功”应该是“朗读和背诵”。 一、朗读和背诵的作用 1.培养语感提高表达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背诵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语言材料的重要形式。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深刻得多; 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朗读背诵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因此朗读背诵既是训练语感的好方法。更是语文学习的一项有用功。 2.陶冶情操励志磨心 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历史文化沉淀的名篇,诵读、理解、记忆这些诗文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励志磨心。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过程中,对文章的风采格调,脉络层次,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融会贯通。因此朗读和背诵李白诗歌“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让人更豪放更大气;朗读和背诵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人更淡泊明志。朗读并能够滚瓜烂熟地背出一些美文,是语文学习的的一项有用功,也是人生历练、懂得生活的基本功。 3.死记活用提升写作 人们常常给朗读和背诵扣上一个“死记硬背”的罪名。孰不知朗读和背诵还能提升写作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维在谈及语言的学习时说到:“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 ‘活’的过程,‘死’的东西多了,熟能生巧,慢慢就会‘活’。死记硬背到一定程度,便会‘死’去‘活’来。所谓‘死’就是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语料丰富了,一旦掌握了运用技巧,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死’的语言材料变‘活’起来了。”这样写起文章来当然得心应手。所以提升写作水平,诵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有用功。 二、怎样朗读和背诵 1.精心筛选,循序渐进 首先就学生而言,一般诵读的内容是教材中的课文。但并不是每篇课文的每一部分都要进行反复的诵读。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引导学生诵读《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现当代的优秀诗 文》等。另外名人名言、警句、谚语等也可列为诵读和背诵的内容。对于同一篇课文,哪些部分需要诵读和背诵,哪些部分不需要诵读和背诵,应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不应搞“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原则上,诵读和背诵的内容和要求应当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并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其次,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取分时段进行,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顺序安排朗读背诵内容。 2.学生自主,教师主导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为语文古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古诗教学中,我初步形成了“三步”式的教学模式。第一步:激趣導入,背诵课外古诗。第二步:巧用媒体,主动学习新课(即:采取演、唱等方式)。第三步:古诗拓展,再现创新。 通过诵、背、书、唱、演、画等多种形式把活动做细做实,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朗读和背诵的乐趣和魅力。 3.多元整合,融为一体 (1)朗读和背诵与音乐整合。 将经典的内容插上音乐的翅膀,学生不仅接受了经典文化的陶冶也能受到音乐的感染。在语文课上,根据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播放适当的音乐,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学生会随着音乐节奏产生心灵的共鸣,引发审美愉悦,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借助音乐的外衣学习经典,学习任务得以高效的完成。 (2)朗读和背诵与美术整合。 “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诗画同源”,因此我们可将诗词引入课堂,以诗词为画题,任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画心中所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在学《村居》一诗,在学生理解了诗意后,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美术基础,大胆地发挥想象,人人画一幅“儿童放纸鸢”图,然后,再让学生相互比较、讨论、评比,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品评、鉴赏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有用功。 (3)朗读和背诵与活动整合。 朗读除了利用早读、课间、课外等时间开展之外。我们还可以以古诗文为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像“古诗伴我行”、“诵古诗、学美德”、“编古诗手抄报”、“古诗吟诵展示会”等。 (4)朗读和背诵与生活整合。 外界环境的持续浸染对于学生朗读和理解经典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 把朗读和背诵活动与学生的校园、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做更为有效的有用功。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不仅要重视朗读和背诵的作用,注重方法,掌握必要的技巧,更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好这项有用功,经历一番寒彻骨,方有梅花扑鼻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682a39ed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