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面临哪些变革与转型 作者:崔明峰 刘帅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5日 15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经济金融改革进程不断深化,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以四大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银行业紧随经济变革趋势,先后经历了专业银行成立、向商业银行转轨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三次重大变革。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改革逐渐深入,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我国银行业面对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一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内银行业高度依赖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二是金融脱媒加剧,不仅表现在金融交易去中介化,也表现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发的“技术脱媒”,对银行传统支付中介、信用中介地位构成挑战;三是国内银行业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经济高增长带动信贷高投放、以信贷高投放促进经济高增长的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升级。银行业必须顺应经济变化和市场形势,积极改革创新,实现向低资本消耗业务、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转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银行业正在酝酿第四次重大变革,并呈现出特定的变革趋势和特征。 趋势之一: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实施综合化经营。综合化经营是国际先进银行发展的主流模式,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看,无论是以英、德银行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还是以美、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银行业都开展综合化经营,这是一些大型欧美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大部分业务领域长期占据领先优势的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利率市场化加速和金融脱媒加剧,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内外部竞争压力日益激烈,综合化经营将是中国银行业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路径,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既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交叉、市场融合、要素流动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客户综合性、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 趋势之二:跨界经营将成为常态,产融结合更加广泛和具体。银行业跨界经营就是银行依据不同产业、产品、环境、偏好的消费者拥有的共性消费特征,把一些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要素进行渗透、融合与延展,通过产品、渠道、支付等服务手段的合作和经营,以赢取目标消费者好感,从而实现市场和利润的最大化。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加剧,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将会变得更加广泛和具体,已经很难对企业或者品牌清楚界定其属性,跨界经营已成为潮流和趋势。 趋势之三: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变革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金融媒介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这对银行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一定的挑战。对此,马云曾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金融改变的只是银行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并未改变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功能。信息技术在不断进化,市场和客户需求在进化,银行业也在不断进化和变革,毫无疑问,未来银行业的形式和承载的内容将会迥异于现在。虽然我们还无法准确判断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否会对银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无法预测未来的银行会是什么样子,但可以肯定的是,银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将会得到革新,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专业化、智能化、移动化、网络化的新模式。 趋势之四:对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数据用来描述规模巨大、类型复杂的数据集合,被誉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并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对于天然具有数据属性的银行业来说,互联网思维和决策数据化已开始嵌入经营管理的全流程,并为银行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精确化和实时的决策信息支持。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分析,商业银行可有效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提供全新沟通渠道和营销手段,提升客户体验;丰富客户全景视图,挖掘既有客户需求,创造新的客户需求,从而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优化运营流程,提升管理精确度,研究预测市场营销效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如果说前三次银行业重大变革是为了增加金融供给、完善金融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那么,当前银行业的变革显然已不同于前三次重大变革。当前银行业的变革已不局限于银行业本身,而是呈现出了跨界的特征,这不仅有金融各业态之间的跨界,也有金融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如互联网金融。很显然,我国的银行业已无法在传统的分业监管模式下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必须沿着市场化和国际化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方向之一:多元化和综合化经营。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分业经营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事实上,金融产品的创新已突破了分业监管,使得金融各业态之间的界限变得逐渐模糊。从国外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经历了从分业到混业的发展过程,多元化和综合化经营是大势所趋。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需要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展开合作,从而提供综合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方向之二:国际化经营。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体现在对外资、外企的“引进来”,也体现在中资企业“走出去”。金融资本是依附于产业资本的,没有产业的发展,金融业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因此,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是支持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要支持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本地化、多元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方向之三:创新型和智能化。创新是银行经营发展的活力及动力所在,是应对各种挑战的必然选择。要树立创新的理念,将创新贯穿整个经营发展过程、各业务条线,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智能化是银行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不仅体现在让客户快捷、低成本的享受金融服务,也体现在银行员工操作的便捷化,更体现在银行对未来发展的敏锐洞察力。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战略规划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1a7a9e52ea551810a68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