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的四步骤程序 近段时间阅读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教授《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感觉颇深,专家对于数学解题的研究让我受益匪浅,其中对于学会解题的四步骤程序值得大家学习 第一步:简单模仿 即模仿教师或教科书的示范去解决一些识记性的问题。这是一个提通过观察被模仿对象的行为,活动相应的表象,从而产生类似的过程,也是对解题基本模式加以认识并开始积累的过程。对于认知结构的改变而言,这一步具有数学学习中输入信息并开始相互作用的功能,起本身会有体验性的初步理解。 学写字从模仿开始,学写作从模仿开始,学绘画从模仿开始,学音乐舞蹈也都从模仿开始,每节数学课后的作业基本上都是模仿性练习。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序言中说:解题“只能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学到它〞;张景中在《帮你学数学》中说“摹仿是学习的开始”。 这一步中,记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由记到忆,是指信息的巩固与输出的流畅,要解决好:记忆的敏捷性(记得快),记忆的持久性(记得牢或忘得慢),记忆的准确性(记得准),记忆的准备性(便于提取),而要真正做到做好这四点,还需要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变式练习 即在简单模仿的基础上迈出主动实践的一步,主要表现为做数量足够 形式变化(干扰性)的习题,本质上是进行操作性活动与初步应用。其作用首先是通过变换方式或添加次数而增强效果、巩固记忆、熟练技能;其次是通过必要的实践来积累理解所需要的操作数量、 活动强度和经验体会。对于认知结构的改变而言,这一步具有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功能,做好了能形成新认知结构的雏形。 “变式”是防止非本质属性泛化的一个有效措施,中国的数学教育有“变式教学”的优良传统,“变式练习”是这一传统在解题教学上的重要体现。 第三步:自发领悟 即在模仿性练习与干扰性练习的基础上产生理解——解题知识的内化(包括结构化 网络化和丰富联系)。但在这一阶段,领悟常常从直觉开始,表现为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而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实际上是一个各人自己去体会“ 解题思路的探求”、“解题能力的提高”、“解题策略的形成”、“解题模式的提炼”,从而获得能力的自身性增长与实质性提高的过程,对于认知结构的改变而言,这一步具有形成新认知结构的功能。 对于单纯的实践不能保证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双基”到能力的升华,而这种飞跃或升华又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因而,这是一个漫长而又不可逾越的必由阶段(会存在“高原现象”)目前的很多学生就别挡在了这一步,很多优秀学生也就停留在这一步,我们自己也总在这一阶段上挣扎,但已经认识到:为了缩短被动、自发的过程,为了增加主动、自觉的元素,解题学习还应有第四步。 第四步:自觉分析 即对解题过程进行自觉的反思,是理解进入到深层结构。这是一个通过已知学未知、通过分析“怎样解题”而领悟“怎样学会解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感性到理性、从“基础”到创新、从内隐到外显的飞跃阶段,操作上通常要经历整体分解与信息交和两个步骤。这个阶段与解题书写的最后一个环节(检查验算)是有区别的,它不仅反思计算是否准确、推理是否合理、思维是否周密、解法是否还有更多更简单的途径等,而且要提炼怎样解题和怎样学会解题的理论启示,相对于认知结构的改变而言,这一步具有形成并强化新认知结构的功能。 这四个阶段与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是吻合的,但由于数学解题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而,它只是符合“钥匙原理”,而非打开一切题目大门的万能钥匙。 当前的重点应是加强第四阶段的教学与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3afa20647d27284b7351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