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和张孝祥《观月记》比较阅读及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①,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张孝祥《观月记》 注:①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广寒宫,即月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 ①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 望:...( ) ①尽却童隶而登焉 却:( ) ①虽未尝身至其地 未尝:...( ) 2.两文中“月”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结合原文语句简单说明。 3.甲乙两文写月色时采用了哪些相同的的艺术手法? 【答案】 1.①一起 ①农历每月十五 ①使……退下 ①不曾 2.月光明亮、澄澈。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乙文中“月白如昼”“水如玉盘,沙如金积”都表现出月光的纯净、明亮之特点。 3.(1)侧面描写。甲乙两文都写月光,但都采用写月而不见月的方式,甲文中以地面景色来写月,“竹柏影”倒映在铺满月光的庭中,更显出月色之美;乙文通过写“沙、水”之色,写人之感受来侧面表现月色无边,澄澈明亮,含蓄蕴藉。 (2)比喻。两文都采用比喻的修辞,甲文以“积水”比喻月光,以“水中藻荇”比喻“竹柏之影”,巧妙贴切,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境界。乙文“水如玉盘,沙如金积”,以“玉盘”喻水,以“金”喻“沙”,贴合月光之下水和沙的状态,形象生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①句意: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相与:一起。 ①句意:我大约在八月的时候去看过洞庭。 望:农历每月十五。 ①句意: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 却:使……退下。 ①句意: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 未尝:不曾。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甲文中对月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乙文“月白如昼”“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理解,甲文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以水喻月,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乙文作者写月光明亮如同白昼,湖面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比喻的修辞凸显出月光的纯净、明亮,所以,两文中“月”的共同特征是“纯净、明亮、澄澈”。 3.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分析艺术手法。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进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乙文写“沙之色正 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水如玉盘,沙如金积”,以“玉盘”喻水,以“金”喻“沙”,通过写“沙、水”之色,写人的感受来侧面表现月色的澄澈、明亮特点。所以甲乙两文写月色时采用的艺术手法都是:比喻的修辞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点睛】 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3e145f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