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称谓语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提要:中华民族是个尊师重教的古老民族,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教育机构。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老师”称谓语也非常丰富。本文通过古今对老师不同称呼的梳理,来历时的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制度,分析它们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 关键词:称谓语;老师;文化内涵 所谓“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可见,称谓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称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亲属称谓,一是非亲属称谓。非亲属称谓也叫社会称谓,指社会交往中所应用的称谓词语。在汉语中,称谓词语很多,“老师”是较常用的非亲属称谓之一。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师”是古代“老师”的通称,随着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趋势,后代出现了许多“老师”称谓的双音节词。《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五版)中对“老师”的解释为“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一、“老师”的出处及各个朝代的含义。 在古代文献中,“老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早在先秦时期,“老师”指年老位尊、传授学术的人。到了唐代用作对僧侣的尊称,专门指传授佛门要义的僧侣。五代时期,“老师”称谓引申为对传授手工技艺者的尊称。大约到金代,“老师”才具备了“传授文化、教育学生的人”的含义。金人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老师”一词在宋元两代有“小学老师”的别称。明清两代,生员、举子将科举考试中主管考试的学官称作“老师”。 二、古代对“老师”的称谓语 1、从感情色彩来分类 (1)尊称 “师傅”、“师父”、“先生”、“老夫子”、“先师”、“师长”、“尊师”等是古代对老师的尊称。如:《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封建社会称太子的老师为“太子师傅”。“师父”是对古代老师特别亲切的称呼,把老师当做父亲,这也印证了我国的那句老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古代把年老的、德高望重的老师称为“先生”,《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古时把“门馆”、“私塾”的中年老师都成为“先生”。“先师”是对前辈的老师或去世的老师的尊称,“尊 师”是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韩愈在《石鼎联句》诗序中写道:“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 西宾、西席是汉代对老师的别称。汉代室内的座次是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让老师做西面东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柳宗元《重赠刘连州》诗:“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 我国古代正统的文化为儒家文化,于是教师又被誉称为“世儒”、“师儒”。王充《论衡》:“著作者为文儒,说经者为世儒”。“耆艾”原指老人,后用于尊称教师。 古代贵族子弟到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与“内傅”相对。《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郑玄注:“外傅,教学之师也。”《魏书?礼志三》:“将谓童子时甫稚龄,未就外傅。”清袁枚《新齐谐?长乐奇冤》:“里党咸钦之,子年十五,就学外傅。” (2)蔑称 蒙古人在1206年一统中原,建立了元朝。元朝把教师纳入三教九流的位置,曰“八娼九儒十丐”,称老师为“臭老九”。并且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敬的、戏谑的称呼,如“教书匠”、“娃娃头”、“孩子王”、“村学究”等。 2、从来源分类 (1)由于私塾教育的发达而出现的对老师的称呼。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我国的私塾教育也由此萌发,始于孔子的办私学。当时的私学被称为“塾”、“馆”,私学中的教师称为塾师、书师、门客、馆师、村夫子、馆宾等。“书师”指汉时教初学的教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中解释道:“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村夫子”是对乡村塾师的称呼,馆师、馆宾等是指私塾的教师,宋代吴自牧《梦粱录.闲人》:“食客者,有训导蒙童弟子者,谓之‘馆客’”。明代贾仲名《萧淑兰》第一回:“萧公让有二子,命小生作馆宾。”“门客”是指家塾的教师,元代《赵氏孤儿》第三折:“不如只在我家中做个门客,抬举你那孩儿成人长大,在你跟前习文。” “山长”、“洞主”是古代学生对书院中教徒讲学的首席教师的称呼,一般都是书院的主讲者。五代时蒋维东居岳衡讲学,学生尊称他为山长,“山长”之名由此而来。 (2)由于科举考试的兴盛而出现的对老师的称呼。 “座师”是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中的举人、进士对乡会试的主考官的称呼“房师”是举人对举荐本人试卷的同考官尊称为“房师”,因为乡试分若干房,每房有一个同考官,试卷必须经过某房的同考官选荐,才能取到。 “学究”一词最早是专门名称,出於唐代的科举制度。应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应 五经考试的,叫做学究,后来学究作为书生的美称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随着词意的变迁,学究一词也渐渐产生了贬意,人们开始把读古书、食古不化的人称为老学究、村学究。 (3)由于官文化的兴盛而出现的对老师的称呼。 由官吏兼任教师或与之相关的称谓有博士、祭酒、教职、助教、学师、教授、学官、学正、教官、训导、监学、监丞、经师等。称谓不同,所从事的教育类别也有差异,如博士是指古时的经学教师,祭酒是指先秦以来的国学老师,源于战国。宋代于国子监设置“学正”,地位在博士、助教之下,学录之上。元代以后各州学也设“学正”,相当于府学的教授。明清代各州、府、县学皆设“训导”。“经师”原指对儒家经典有专长而教授有方者,一般是指儒学学官。汉代学校教师也称”经师”。《后汉书·章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日摩,聚曰序,摩序置孝经师一人。”后来历代把在学校里传授儒家经典的教师都一律统称为“经师”,《王文宪集序》:“经师人表,久资望实。”古代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助教”是国子监教师,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于博士传授儒家经学。“教授”原为学官称谓,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自以不习吏事,就教职,选授江南府教授”。 三、现代对老师的称谓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和人民越来越重视教育。人们赋予了老师各种喻称和誉称: 1、对女老师的特称。 “慈母”是对女教师最高的荣誉,中国有句古话:“师如父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人们把老师比作“慈母”,主要是对那些有着“童心母爱”的女教师给予的最亲切、最真挚、最感人的尊称。 2、来自古代典籍或名人,后用作对老师的敬称。 “春蚕”——对“春蚕”最早的记录见于《诗经》,而把“春蚕”进行拟人化的比喻最闻名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aec113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