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育史 刘少雪 (自动保存的)

时间:2023-02-18 07:21: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大学教育史》刘少雪著 读书笔记



崔华平 2012 .10 .14

《中国大学教育史》主要讲述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大学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作者大体上分了四个阶段:

19世纪60年代-1911年:中国近代大学开始出现; 1911年—1917年:近代大学向现代大学演变;

1917年—1927年:现代大学步入正轨,但出于“婴儿期” 1927年—1949年:中国现代大学的崛起与兴盛。 中国近代大学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在鸦片战争后,各界拯救国家和民族的政治举措。因此,与西方现代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产生,第一缺乏知识分子基础,第二缺乏科学基础,第三缺乏社会经济基础,第四缺乏教育基础。最开始设立军事院校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方式则是“中体西用”,无疑这是一种浅薄的认识,正如严复批判:“中学有中学的体,西学有西学的体。 因此,中国近代大学诞生时就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 中国高等教育和西方高等教育最初接触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国内学生在各级学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官职,而国外则是满足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 189510月天津中西学堂的设立是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彻底抛弃。

清朝政府在模仿西方近代高等教育制度方面也走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是从教会高等教育开始的。1881年狄考文创办登州文会馆开始,规模小,人数少。 民国初年,国立高等教育体系发展遇到困难重重,而教会高等教育机构无论从管理制度上,还是教育基础上都比国立高等教育体系占优势,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管理制度比国立高等教育体系更规范。造成这种境况的主观原因:《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并没有要改变这种状况的意图,甚至到了1906年,清政府还以学部名义,通知各省市,“凡外国人在国内开设学堂,毋庸立案,学生概不给奖。”还有个客观原因也是不可缺少:当时教会教育的举办者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设立各类不受中国政府约束的教育机构。

民国期间,中国本土高等教育和教会教育发展情况对比



国本土高等

学科门类设置

废除经学科;《大学令》中明确大学分文科、理科、法科

商科、农科、工科等七科。

管理制度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教育经费问题难以解决。包括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在内的高等教育与管理制度,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并开始有民主管理和学术自治的意识。

教学管理由原来的中学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选科制”;大学管理决策开始向集体模式转变,并开始民主管理模式。

发展中的问题

1.各种.数量呈下降趋势,如学校数量、在校生、毕业生、教员等,但教员与学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经费问题难以解决。

1. 合格师资少;

2. 经费短缺,对差会依赖大; 3. 生源要求是基督教徒,并

英语水平要求高,生源少、规模小。P53-56

教会教育

19世纪后期课程没有什么根本不同,显著的变化就是文理学院等基础教育和医、农、教育等专业性教育开始出现;已经集中发展特色学科和专业,形成自己的独特影响和品牌。




就教会大学对中国大学现代化的贡献,作者在第二章专门作为一个思考的问题进行论证。 教会大学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很深的痕迹。它们在中国大学发展史上留下了很多“第一”的记录,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大学近代化的先驱。根据作者的论述,我总结了教会大学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一二十年代:自由发展阶段。之所以说它“自由”发展,这主要考虑到教会学校最初的目的和性质。最初的教会学校主办者在主观上不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只是把教育作为他们对中华民族进行宗教和政治渗透的工具,寻找符合其所在国长远利益的华人代言人。因此他们在华办学不向中国争睹注册,从思想上没有遵循国际惯例——尊重学校所在国的教育主权,这是对中国教育主权的蔑视。20世纪2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自主转变阶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教会学校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语言、自然科学医学方面,到了中国公私立大学开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之时,教会大学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已不再明显。这一时期的教会大学,已经改变了以往高高在上的西方文化优越感态度,不再把西方大学中的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容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而是根据中国的科学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改造工作,以使新引进的学科能够较好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实际,促进新兴学科在中国大学中的发展与普及。

教会大学是设立在中国的外国大学,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与蔑视。但从客观上说,教会大学的存在与发展,虽然以服务于教会及差会组织所在国的在华利益为主要目标,而且实际上教会大学也在中国塑造了一大批亲欧美的高层人士,但不可否认,教会大学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上,也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a31657ad02de80d4d840f4.html